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更多学历学位教育 » 更多学历学位教育教育新闻

高校就业既坑害学生又坑害教育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自古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每个做父母的期望与寄托。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辉煌的未来。伴随着炙热炎烈的夏季,许多毕业大学生都开始了找工作步入社会的学习生涯。下面是小编通过学历学位教育新闻最新动态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高校就业既坑害学生又坑害教育”一文,供大家参考阅读,时刻了解更多教育最新动态!具体内容如下:

又是一年招生季,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就业率”成为各高校形形色色的招生简章上最吸引眼球的噱头。

“看起来形势大好,可实际上几乎家家有水分!”尽管展示给家长和考生的就业数字“看上去很美”,北京某重点高校研究生部负责人赵岩却坦言“就业率注水早已成公开的秘密”:以他所在高校为例,今年对外公布的研究生就业率是95%,可实际情况却要“至少砍掉三分之一”。

“注水就业率”被曝光其实并非首次,教育部也三令五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必须遵照‘四不准’原则”,但一些学校或明或暗诱导毕业生“炮制”签约的做法还是禁而不止。而如何打破“虚假就业率”怪圈,准确评价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成为“打假”背后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被就业”坑害学生,更坑害教育

被人为“注水”的就业数字年年有、年年新,有网友感叹毕业生“神通广大”的同时,更调侃“大学教给学生的最后一课竟然是‘造假’。”

可面对指责,杭州某高校的赵老师却显得满腹委屈:“老师压力也很大,毕业生就业时,班主任之间竞争很激烈,如果排名很低,以后的工作、待遇都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学校而言,就业率这个重要数字更是牢牢掌握着其“生杀大权”。

据了解,教育部曾在2005年发文规定,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招生数量与政府教育经费划拨、各种科研立项、教师福利待遇等方面密切相关。

“很多地方还把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和就业情况挂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点也不稀奇。”从事就业工作多年的刘林把这些规定称作牢牢捆绑高校的“紧箍”,让就业率造假成为不少高校的“无奈之举”。

“统计就业率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专业设置、学校综合实力、大学生就业整体趋势,为之后的专业设置、均衡高校资源配置起到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集体造假”,不少教育专家倍感痛心,“‘被就业’绝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种吹出来的‘就业率’不仅使参考效果大打折扣,也是对教育理念的莫大讽刺,既坑害学生,也坑害教育。”

就业率统计应采用第三方评价

“就业率‘注水’现象,有违高校一直倡导的诚信建设,不仅对学校本身产生信誉危机,还会使社会产生人才信任危机,使学生个人产生新的学习无用论思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秋衡如是认为。

但不少专家指出,就业问题十分复杂,多年来不仅是国际社会上的一个难题,更是高校难以独自面对的棘手问题,“更何况,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是让高校自身统计就业率,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数据的客观性自然值得推敲。”

有专家建议,在统计高校就业率时应引入第三方评价,由人社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统计评价,扼住造假的源头。

史秋衡则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率造假问题,还应积极转变“敲个公章就是就业”的粗糙认定方式,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他建议,教育部门可在政策分类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联合其他部委制定高校专业设置基准和产业行业标准,促使社会建立良好的就业结构与秩序,让高校从关注就业率这一外部因素,变为专注就业质量这一内涵要素,“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应该转变唯就业率论英雄的狭隘观念,允许一些高校转型期就业数据暂时很难看,同时督促一些乱作为高校要严格自律。”

更多学历学位教育相关教育新闻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教育新闻最新动态!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