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公务员 » 公务员教育新闻 »

国企和央企从业人员中存在占用公务员编制的人员吗?

国企和央企从业人员中存在占用公务员编制的人员吗?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3-1-11 17:40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有朋友问:作为国企和央企中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这个朋友可以说问得比较业余,既然有朋友关心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关于国企和央企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国企的内涵。

国企,即我们常说的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二)央企的内涵。

央企,即我们常说的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组部、国资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协会)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央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般来说,国企包含央企。这就是说,所有的央企都是国企,但国企不一定是央企。国企的数量及范围比较广泛。而央企大致分为三种: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

二、关于国企和央企的编制性质问题

根据我们国家的编制管理规定,我们国家的编制性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那么,我们的国企和央企的编制性质属于哪种类型呢?

(一)国企和央企不存在行政编制。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行政编制。所谓行政编制是指我国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我们知道了行政编制的内涵,那我们就以此与国企和央企来个对照。国企和央企属于国家机关吗?不属于。国企和央企属于各党派和社会团体吗?也不是。这就决定了国企和央企使用的编制不是行政编制,换句话来说,就是国企和央企的从业人员不具有公务员身份。

(二)国企和央企也不属于事业编制。所谓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对照这一定义,虽然部分国企或央企前身也曾是事业单位,由于政府职能改革而改制为了企业,就目前来说它们也承担着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的职能,但其经费一般不纳入国家预算,而是由企业自筹自支,自负盈亏,所以,国企和央企同样不属于事业编制。

(三)国企和央企的正式编制属于企业编制。无论是国企也好,央企也罢,说到底他们属于企业,但它们又属于特殊的企业,与私企有着天壤之别。作为国企和央企它们的编制也属于国家或地方正式编制,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也同样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并监督实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企和央企的正式员工占用国企和央企的正式企业编制,享受该编制所赋予的义务和福利。所以,国企和央企其内部正式职工同样也属于在职在编人员,与国企或央企直接签劳动合同,享受企业内部的工资福利、教育培训和职务升迁等待遇。

三、关于国企和央企从业人员与公务员之间交流渠道互通的问题

既然国企和央企内部正式工作人员属于企业人员,那么,他们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之间有无互通渠道呢?简单的说就是,国企或央企工作人员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进入机关行政岗位转为公务员;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机关公务员是否有机会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进入国企或央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根据目前政策,两者之间是存在互通渠道的。

(一)具有公务员身份人员进入国企或央企工作的可能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来说实现的难度不大,交流渠道还是较为畅通的。只要国企或央企与拟调动公务员主管部门沟通顺畅,根据工作需要,原来具有公务员身份人员是可以通过组织程序进入国企或央企工作的。但这一交流方式的实现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原来具有公务员身份人员进入国企或央企后,其公务员身份随之失去,成为一名企业人员。

(二)国企和央企工作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可能性问题。对于国企或央企工作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获得公务员身份,这一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存在诸多限制性条件。就目前来说,主要有两个途径:

1、公务员调任途径。即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管理人员和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调入机关担任相应的行政职务(公务员职务)。当然,这一过程的实现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条件。比如,调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任职的国企员工,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再比如,调任厅局级职务的国企员工,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调任县(市)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国企员工,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等等。可见,国有企业或央企员工,通过公务员调任程序进入公务员队伍,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条件的,并不是来去自由。

2、公务员公开选调途径。即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面向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选调从事公务人员的过程。当然国企或央企员工参加公开选调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条件。比如,在工作经历和任职资格要求方面,公务员公开选调政策规定:现任中央企业总部工作部门下设处室负责同志或者企业总部及下属单位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相当于厅局级职务层次)才具有公开选调资格。可见,在国企或央企工作的员工,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条件,是可以通过公务员选调方式进入行政机关获得公务员身份的。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中的从业人员,无论是中层以上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不可能占用行政编制,具有公务员身份。他们要想获得公务员身份必须走公务员调任或公务员公开选调的路子。

来源:网络

以上是关于公务员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公务员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公务员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公务员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