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摔盆”?后辈一定要知道其中深意
在电视剧《知否》里面有过这样一个场景:白家老太爷去世之后,他的后代子孙纷纷在灵前争夺摔瓦盆的权利,吵得那是一个面红耳赤,不过最后还是我们的男主角顾廷烨,也就是白老太爷的外孙摔了盆,然后起了灵。
其实大家在看剧的时候并没有去思考太多,只是觉得“摔盆”肯定很重要,不然为什么家都要去争?而至于怎么个重要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么,“摔盆”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含义?为什么起棺之前一定要经过这一环节?后辈一定要知道其中深意。
01丧葬礼仪中的“摔盆”在我国古代悠久的岁月之中,丧葬礼仪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仅透露出了历史发展的步伐,更隐含着一种孝道礼仪,而这种礼仪是生者对于逝者的尊敬和惋惜。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其崇尚的文化不同,丧葬礼仪也就有所差别。
对于丧葬礼仪的操办,古时候的人们极为看重,越是地位显赫的人去世后的葬礼越是繁复盛大,尤其值得一说的就是古代帝王的葬礼,光是从初终到下葬就包含了18个环节。不仅如此,还要举国上下共同哀悼,若是被人举报不够诚心的,说不定就被拉去陪葬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礼仪也在不断的演化,好多环节都被人们因为各种原因删减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能够被删减的,那肯定是后世认为对于当时是不合适的,而那些重要的环节基本上都还在,只是被精简异名化了。
一般来说,死者的身后事都是由其后代子孙操办的,这不仅是为了彰显子女的孝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含义。在人们的思想中,葬礼的操办往往还跟他们的官途事业有关联,一个家族的掌权者去世了,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谁来接替这个位置。
大部分的家族提前就选好了继承人,并由其在起棺前进行“摔盆”,完成为死者送终的程序。那么,“摔盆”到底摔的是什么盆?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02“摔盆”的由来“摔盆”的缘由流传到如今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不乏有它自己的依据和道理。比如,有人说这是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他们认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分为阴界和阳界,活着的人在阳界生存,死去之后的人魂归阴界。
而当死者的灵魂去往阴界时,不免会路过一个必经之地,那便是奈何桥。相传,桥上有一老妪,俗称孟婆,她每天守在桥上就是为了让每一个路过的魂魄喝下孟婆汤,以此来与前世告别,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
喝孟婆汤就需要用到盛汤的容器了,因此,在死者去世后,他的后人要提前备好一个碗或者盆,并将其摔碎,这样,在阴间的死者就能收到喝汤的容器了。后世烧纸钱、供祭品等也是通过相似的原理来送给死者的。
此外,还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据说,我国的烧陶业创始人范蠡,因为预感自己活不长了,又怕自己的手艺失传,产业没人继承发扬,于是便将他所有的徒弟聚集在一起,目的是为了选择出一名最为合适的传承之人。
他拿出了一个自认为最有成就感也是最喜爱的陶盆,告诉众多徒弟说这是他的饭碗,现在他需要选一个能够接过他饭碗的人。而徒弟们在听到这个话后面面相觑,甚至有些还没会过意,完全没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时,有一个徒弟发言了,表示说这个陶盆既然是范蠡的饭碗,那他们肯定不能抢了他的饭碗,不然范蠡去到阴间便没了吃饭的家伙,于公于私都不合理。并表示这个陶盆他们谁不接,等范蠡百年归去后,他代替摔了,就当做是范蠡将碗带走了。
范蠡闻言觉得甚是满意,于是便将自己的遗产传给了这个说话的徒弟,后来他喜爱的陶盆也由那个徒弟在他的棺前摔破的。
03“摔盆”隐含的深意至此,摔盆(碗)就被人们沿用了下来,并且规定了谁来摔那么就谁来继承家业。所以,很多大家族尤其看重“摔盆”这一环节,为了争得这个权利,他们甚至不惜兄弟相残。
按道理来说,“摔盆”应该是由死者的儿子去摔,如果儿子众多,那么就由长子摔,若是没有儿子,则由有资格继承家业的后代子孙去摔。这个“盆”可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去摔的,因为它代表领路人的和家族未来的发展。
此外,在北方还有一个左右之分的说法,即男左女右,也就是说父亲去世后用左手摔,母亲去世后用右手摔。而且,所谓“摔盆”,那肯定是要摔破的,越破越好,如果第一次没有摔破也不能捡起来摔第二次,因为他们觉得那样是不吉利的。
若是第一次没有摔碎,就由抬棺之人用脚将其踩碎,这样葬礼也能继续下去。只是人们可能会对那个摔盆的人评价不太好,他们会认为摔盆者是不被死者认可的,所以盆才摔不破。
不仅如此,摔碎瓦盆还有“岁岁平安”的意思,所以越是摔得破碎,就越是平安吉利,家族的发展就越是光明一片,这样死者在阴界也能安安心心的等待投生。
“摔盆”是土葬中特有的环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占据着一角,但这个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谁也无法肯定地的回答,每个文化传承下来必定有它的历史背景,我们在辩证的看待时也需要去尊重。
结语“摔盆”在当今社会很少见了,只有少数农村地区还沿用着这个习俗,大部分城市因为保护环境等种种原因都选择将死者火葬了。每年的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去扫墓,祭奠先祖们,这也是一种孝道。
其实葬礼本就是用来让后人纪念死者的,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人们对于死者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应为习俗的改变而改变。文化的发展是要顺应时代变迁的,能够遗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来源:雨润菁河
以上是关于礼仪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礼仪信息,第一时间了解礼仪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礼仪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