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心理咨询师 » 辅导专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侵犯行为详细分析(2)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比如恶劣的一tD境),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可能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侵犯性)。

2.道德发展水平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

3.自我控制能力

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

4.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太专注于某事情,以至于完全忽略他人,甚至忽略我们自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的,这种情况下个体是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此外,药物、酒精和催眠等因素,也可造成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迅速降低,使人处于去个性化的状态。

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有过一则报道,说高楼顶上有个小伙子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在为挽救生命苦苦努力。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跳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和“鼓励”声中,年轻人对人间不再留恋,从楼顶飘然而下。在这种情境中,“看客”们是去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球迷闹事,一些“暴民”的打砸抢行为,都是非常典型的由于去个性化而引起侵犯的例子。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心理咨询师准考证和成绩查询等相关考试信息请关注唯学网职业资格栏目心理咨询师培训频道,小编希望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关注到心理咨询师行业领域的现状,以及对口选择与自己能力符合的专业。小编在此预祝每一位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生都能够顺利通过,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