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探讨最热的就是“在家上学”,在家上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行决定学习内容、上课时间、教学方式,而且家长还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教学。现在不少欧美先进国家,在家自学的数量逐年增长。全球在家上学已经成为趋势。
多国实行在家上学,人数并持续上升
以美国为例,自1980年代开放在家自学后,参与的人数不但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目前更已超过110万人。美国各州对于另类教育的相关法规宽松不一,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在2011到2012学年当中,全美约有180万名学龄儿童在家自学,然而约有九个州的州法规定,想要让儿女在家自学的家庭,父母至少要具备高中以上或同等学力才符合资格。
加拿大自1960年代开放在家自学后,风气渐盛。首批参与在家自学计划的家长,多数认为学校制式教育太过权威,竞争激烈,不适合儿童成长,于是纷纷成立一些“自由学校”。这些“自由学校”规模都很小,以儿童为中心。至1970年代,许多这类的“自由学校”演化成所谓的“另类学校”,并被当地教育局接管。尽管受到部分法令的限制与办学干预,支持的家长们不仅在各地区成立了在家自学协会,同时也成立了全国性的“加拿大在家自学者联盟”(Canadian Alliance of Home Schoolers),透过集体的力量向当地及联邦政府争取应有的受教权及教育选择权。
英国政府对在家自学的相关规范相对宽松,根据英国教育部订定的在家自学准则,父母如果决定让孩子在家受教育,不需要注册或获得当地政府同意,且地方政府官员对于在家自学的教育内容也无权过问。不仅如此,有关在家自学的教学时数、课程、上课地点等,家长也不需要提供给主管机关。英国的基本教育从5岁一直到16岁,家长可以合法选择在家教育小孩。家长本身并不需要是合格的老师,在家自学除了由家长自己授课,也可以聘请老师到家中教课,教学内容与时间自己决定。
中国大陆的升学考试一直备受瞩目,学生承受的升学压力是外人无法想象的。根据有关调查,针对1.8万名有兴趣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的采访,其中约2000人已开始在家教学。尽管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权利没有正式写入法律,然而在家上学已不再是令人震惊,或是被视为异类的现象。选择在家自学的大陆家长超过一半(54%)是因为他们反对传统学校的教学理念;其他家长则认为普通课程的进度太慢(10%),孩子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另有7%认为他们的孩子厌倦传统的学校生活。
在家学习的利与弊
首先,相较于传统学校,在家自学者拥有较大的“教育自由”,可以依照孩子的个人兴趣、健康状况、心智年龄成熟度、学习能力等,自行决定学习内容、上课时间、教学方式。对于儿女较喜欢的科目,家长可以提供比学校老师更长时间的教学,授课内容也可以更加深入与广泛。
在家自学并非供父母宠溺孩子逃避课业的方式,它是一种教育权的主张,相较于学校“工厂生产线”式的教育模式,自学家庭则是针对孩子而量身订做的“客制化”教育。再者,相关法规的制定及政策的实施对在家自学的发展也有影响。例如英国对于自学的规定宽松,曾发生一名伦敦16岁少年,因身体残疾而选择在家自学,却因长期待在空间狭小的自家地板上,严重与社会脱节,也未获得适当教育。这个案件于2015年登上了社会新闻,同时使得在家自学的问题受到社会的瞩目,并引发热烈讨论。不少人民呼吁主管单位应该修订更严谨的教育法规加以管束,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其次,目前仍缺乏让自学家庭及政府单位双方认同的评鉴模式及指针。曾有自学者直言,现在所使用的评鉴模式仍是以传统学校的评量方式进行评鉴,并不适合自学生,故应该要对“适切的评鉴指标”进行更多检视与修正。不少自学家庭对政府规定的评鉴标准并不信任,评鉴人员与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往往造成评鉴结果无法使家长信服,导致评鉴的信任危机。
除了上述自学生可能面临的困境之外,“社交障碍”似乎是社会对于在家自学者的刻板印象之一。孩子脱离学校系统,无法与同龄人一起体验校园生活,外界多少会质疑,这样是否会让自学生在日后产生社交障碍。然而面对这样的疑虑,自学家庭反而有不同的见解:学校才是“无菌室”,把同一个年龄,甚至智力发展差不多的人关在教室一起学习,反而对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性和弹性有害。
在家自学的利与弊长期备受讨论。许多家长向往自学,却担忧万一“失败”会毁了孩子的将来;也有部分家长对自学的教育理念相当倾心,另一方面却也担心自学会让孩子变得太封闭,以为自学就是整天关在家里“自己学”。然而,不论遇到何种挑战与困境,在家自学确实是一种教育的选择,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管道,让家长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过去谈到亚洲地区的教育模式,无非是“考试领导教学”“注重纸笔测验”与“背多分”等负面的印象,然而随着教育松绑所带动的思潮,让教育权利的探讨开始受到重视,并让另类教育有了发展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大家若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