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中小 » 中小教育新闻 »

全国多地小学入学二胎还需交计划生育证明

全国多地小学入学二胎还需交计划生育证明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4-8-1 13:14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二胎政策放开是今年刚实施的新政策,但是对于2014年以前的二胎上学就是个问题了,最近全国小学开始报名了,因为超出了计划生育的孩子,没有相关计划生育证明没能顺利报名,类似的家庭应该不在少数,来看看这位家长在给第二个孩子报名时遇到的问题。

因为家里都有两个孩子,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欣欣和瑞瑞的爸爸妈妈在给她们办理入学登记时“卡了壳”。

刘先生是广东人,太太是广西人,结婚8年,育有一儿一女。欣欣的户口随爸爸,但今年1岁半的弟弟因为是在广西出生,户口就随着妈妈落在了广西,社会抚养费也一直在广西缴纳。刘广没想到,家里的这种特殊情况,却成了女儿入学的“障碍”。

刘先生从报名处出来后,就直奔镇计生办办理入学计生审核。但计生办以“超生二孩且社会抚养费不在广东增城市×镇缴纳”为由,拒绝办理彤彤的入学计生证明。第二天,刘广又跑去学校跟镇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驻校人员协商,结果还是不行。“计生办不给盖章,孩子就没法报名。

瑞瑞妈妈收到了大宝所在幼儿园发的《2014年9月入读小学办证查验(计生、接种证明)通知》,要求家长带齐相关资料到有关部门办理计生证明。通知还写明,没有入学计生证明学校不接受报名。“我了解到,办理计生证明也是有要求的。生育二孩的,需要提交结扎证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需要提交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收据。”

由于瑞瑞还有一个不到1岁的弟弟,这就意味着,要提交结扎证明、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收据,才能办计生证明,给瑞瑞报名。自己粗略计算了一下,社会抚养费将达到22万元左右。

《2014年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凡具有增城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报名必须以其有效居住证明、户籍证明和有效计划生育证明等资料为依据。

《2014年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服务指引》的文件,其中也规定,具有增城市户籍、具有广州市户籍的非本市等几类适龄儿童,报名时其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均需提供计划生育服务证。

鹤山市201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工作指引》,其中也规定,鹤山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报名需提交《户口簿》、计生证明和接种防疫证。

当地的另一份文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鹤府[2009]14号)也要求,“在新生入学时要审核其父母的计划生育证明。”

多地2014年小学入学相关政策文件,发现除广东外,江苏、青海、浙江、贵州、福建、山东的部分地区也有类似规定,要求孩子入学时须提供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国家有关二胎小学入学相关文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我国“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落实情况。对于部分地区将落户、入学、低保与父母落实计划生育情况挂钩的情况,国家卫计委的态度非常明确,这个做法损害群众的权益,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应当坚决禁止。

国家卫计委关于禁止计生政策与升学落户挂钩的表态,给家长们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仍然要求适龄儿童入学时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熊丙奇:《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这是一个法律常识问题,以任何理由侵犯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都是不对的。社会抚养费、结扎证明等,与教育问题是两码事。“莫把父母的责任落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熊丙奇说,“如果孩子得不到教育,将来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麻烦,而这些麻烦通通需要社会买单,增加了社会的运营成本。教育与计划生育“松绑”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他认为,地方教育部门自己设置门槛,让适龄儿童没有入学保障,是违背《义务教育法》的,应该被追究责任。“不论是什么原因,孩子的受教育权不可侵犯。教育与计划生育是两码事,不应该混为一谈。

《义务教育法》: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唯学网是国内最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致力于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讯与院校教学服务,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其他关于更多高校的所有相关信息,请密切关注唯学网。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