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中考改革方案陆续出台,牵动了不少家长的心。学生的课表变了、上课形式变了、上课内容也变了。中考改革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也让家长们感觉到,目光不仅要放在书本里,还要看到书本之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什么样的同学能更适应新的考试形式,更容易脱颖而出呢?
思维活跃、善于知识融通的同学
中考中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方法选择、解题时间长短,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因此,能够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未来善于穿越学科边界、进行方法的融通并且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学生,是最有前途的。
广泛阅读、完整读原著的同学
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学生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阅读量的加大很好地贯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向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靠死记硬背和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
动手能力强的同学
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多地中考改革方案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亲近传统文化的同学
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接受德育和思想层面教育,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孩子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传统文化教育能引导孩子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孩子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擅长逻辑思维的同学
开放性试题将是未来中考的一大特色。专家表示,考试中安排开放性试题,供学生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发展空间,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在这种考查中,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更有优势。
善于传递正能量的同学
今后的中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中高考文科综合卷政治学科非选择题将更加突出价值立意,坚持立德树人,通过试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关注唯学网。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培训平台,各种类型的教育资讯应有尽有,是您独一无二的选择。
相关推荐: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