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中小学守则中是否把“见义勇为”删除,引发了大家的议论,在教育部进一步研究决定讨论后,不光是修改了这一条,很多地方都做了修改,最终稿最终确定下来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比旧版的在操作性更强了,以下是最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
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由过去的10条缩减为9条。
《中小学生守则》修改的部分有:
第一条“爱祖国”细化为“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一些表述较空泛,操作性不强的内容,如“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则被删除。
新《中小学生守则》引入了很多新鲜的时代词汇。诸如: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等,都是第一次提出。
保护环境也引入《中小学生守则》,变成“护家园”的内容,还增加了“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的内容。
修改过的《中小学生守则》,对学校来说,更有操作性,“学生有没有做到,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在行为规范的养成上,需要这样直观的行为表述。”一位中小学校长说。
新《中小学生守则》最大的好处在于,努力向着学生的行动靠拢。“原来的守则是空泛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从儿童的行为特点来说,只有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的实际,才能转化为他们的行动。”杭州天长小学校长说。
《中小学生守则》新增的部分有:
新增的“会自护懂求救”内容将提高中小学生防护意识。
有学者提出,此次守则修订的内容,更加便于记忆、更为朗朗上口;然而在具体说明方面,可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在防范性侵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明确提出“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能让别人摸”,这样的倡导方式可以更多一些。
《中小学生守则》有待改进的部分有:
关于守则里“远离毒品”的内容,一位学生家长说,“远离毒品”这样的要求离孩子有些远,并存有顾虑。“青少年阶段有一个叛逆期,越是强调禁止的东西,他可能越想去尝试。对于不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时是不是应该更慎重一些?”
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方面,家长认为,很多地方并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这样要求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实现。
位专家指出,许多守则里要求的内容,譬如“红灯行绿灯停”,只有家长、老师做到了,在教导学生时才具有说服力。
对于《中小学生守则》中“见义勇为”的删除专家称:“规定中还是应当保留一些体现优良传统和品质的相关要求。毕竟,在倡导见义勇为的同时,可以教给学生们方式方法,其实两者并不矛盾。”遇到坏人坏事,如果守则提出“结合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采取行动”,是不是更具有指导性。
唯学网是国内最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致力于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讯与院校教学服务,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其他关于更多高校的所有相关信息,请密切关注唯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