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将全面转型,告别哑巴英语,现在的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交际能力的工具,学校对英语的学习要重新定位,要告别哑巴英语时代,过去的那种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运用的英语学习方式已不合时宜。能说的出的英语才是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教育改革文件中指出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1、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英语交流能力。2、到了中考要求具备听说能力。3、高考强调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逐渐递增,同时还考虑到与学生心理和兴趣结合,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的特点,非常符合语言学习的习惯。特别是改革后强化了英语听力和阅读的训练,只有加大语言的输入量才能保证语言输出,实现说和写能力的提升。
重点培养英语运用能力,也就是要能交流的英语。此次改革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作为重点,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如小学毕业时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会唱英语儿童歌谣;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保证一定的英语课外阅读量;高中阶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围绕熟悉话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要“能读懂英语报刊、英语用户手册等,能写通知、邀请函等应用文”等具体培养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英语学科的改革呢?
国际化的趋势使英语的教育不得不进行改革,过去的那种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运用的英语学习方式已不合时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英语教学改革是顺势而变,也是一种倒逼式改革。当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已到了悬崖边缘,现在的孩子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不再是50年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国外留学,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英语不仅是求职的敲门砖、交流的工具,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次改革将真正推动中国的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
变化
从英语改革的政策中不难看出,今后考试中,针对英语语法、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将减少,预计单纯的语法题会消失,而是糅到实际运用中去考查。这一变化与国外语言考试改革思路是一致的。今后的英语考试中,英语知识点考查的难度会下降,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会上升。这意味着,语法知识点不会要求那么多,但是对语言沟通技能、交际能力的要求会提升,甚至更具有挑战性。
影响
这一改变也将对英语教师带来重大影响,原来一些老师“用中文讲英语”也能帮助学生获高分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了,对教师的英语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向“教练型”教师转变,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如若获知更多关于教育考试的资讯,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唯学网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