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教育部门几乎每隔几年甚至几乎每年都会对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调整,但是无论怎样改革,有一点多年来却始终如一:用分数体现学习成绩。其实中国的应试教育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缺陷,用分数来判定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更是不切实际。
中考改革亮点:不再倾向于唯分数论
根据教育部中考改革意见,到2020年,全国将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推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据了解,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原来的初中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将在三年后首次“尝鲜”。
学业水平考试包含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全科开考”“凡学必考”,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与体育一起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其他录取计分科目或将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学生自由选择确定,成绩可以采取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不纳入总成绩的科目只作“合格”要求,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由于中考改革影响的主要是今年的小六群体,所以很多孩子正在上小学的家长们早早便开始关注中考的动向。对于子女影响较大的中考改革,他们有期待也有忧虑。
过去,中考和会考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统一为学业水平考试;考生需要参加所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学科纳入加分科目。从政策设计的基本取向来看,减负是一个基本取向,家长无需担心孩子负担问题,未来中考难度下降也会成为基本趋势,如果中考难度下降,数学和英语是能够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科目,因此,在三大基础学科中,语文的区分度和重要性将比过去更加凸显。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关注唯学网。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培训平台,各种类型的教育资讯应有尽有,是您独一无二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