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在过去的一年表现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业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除了携手基金公司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应对之外,近期又酝酿推出银行版“类货币基金”。据了解,目前已有商业银行拟借用最新的银行资管计划发行类货币基金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有两大特点,一是会定期披露净值、托管费用、管理费用及报表报告等信息;二是可以同基金一样进行更为灵活的申购和赎回。
除了上述两项金融新产品外,作为揽储利器之一的银行理财产品其收益率水平也持续高企。据银率网统计,12月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每周至少0.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走高,最后一周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了5.96%,创2013年新高。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如此高企是因为眼下大部分银行都在贴钱做高收益率。
据了解,金融机构贴钱补贴投资者的案例已在此前的市场出现。之前发售的互联网基金产品中,动辄高达8%甚至10%的预期收益率,其实背后都有基金公司补贴的影子。前文所述的部分银行人士更是坦言,互联网金融产品持续高企的收益率,让银行倍感压力。
面对这场由余额宝掀起的互联网金融浪潮,银行这一传统金融机构确实属于起步较晚的机构。但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利用其固有优势,仍可能在这场比拼中“后发制人”。“银行有客户、资金、渠道等各方面的优势,再加上其代表的商业银行信誉,一旦银行推出类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后发优势很明显。”。
如需获得更多金融类相关资讯,如小微金融、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金融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