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金融 » 金融教育新闻 »

杨涛详解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火爆原因所在

杨涛详解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火爆原因所在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4-2-8 11:00

金融

互联网金融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杨涛指出造成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迅猛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热情起到支撑作用;二是民间资本的积累与投资热点缺乏,为互联网金融推波助澜;三是实体部门的金融热情不断提升,传统金融部门的边界在变得模糊。

杨涛表示,虽然近年我国金融体系发展迅速,但无论是商业银行难以放下的傲慢心态,还是股市的“赌场”效应,都使得许多实体部门主体怀有怨言。一方面,多数资金供给者难以找到有效的投资产品、财富管理渠道、资产配置模式;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需求者,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难获有效的资金支持。在这种金融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与铺天盖地的宣传,为满足其迫切的金融需求既提供了可行的模式,又“画了新的大饼”。可以说正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给互联网金融的热情起到了支撑作用。

同时,他还表示,民间资本的积累与投资热点缺乏,为互联网金融推波助澜。杨涛认为,近年民间财富积累迅速,各种各样的资金流入到“民间资本”的大范畴里,形成拥有短期逐利性的“热钱”。而实体部门的生产效率下降、边际资本收益率增长乏力,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的容纳力有限,都使得大量“饥渴”的资金期望寻找新的“蓝海”。互联网金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处于金融活动的“边缘地带”,监管部门对其持相对“友好”的观望态度,概念模糊到能融合众多业态与商业模式,并能抓住具有创新和探索心态的新一代金融消费者,这些元素都使互联网金融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

此外,他还认为,我国金融体系一开始就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发展,长期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心态。而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电子商务飞跃、服务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提升,由此使各类具有产业链集中性特征的新型企业出现,并且有可能、高效率、风险可控地自发提供或发掘金融资源,不再必须完全依靠传统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这种根植于实体部门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往往是相对健康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最后他表示,金融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涉足的领域,金融产品也不是人人都能卖的“大白菜”,它需要特定的专业技术、行业积累与监管环境。对于处于边缘地带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一方面监管者要有容忍度,另一方面也不能纯粹依靠企业和行业自律来进行信用构造,更需要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如需获得更多金融类相关资讯,如小微金融、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金融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