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金融 » 金融教育新闻 »

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合法合规发展路径

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合法合规发展路径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4-11-3 16:28

互联网

金融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制论坛”与上周在京成功举行,在这被誉为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的起步之年2014年,金融法律专家、“一行三会”金融监管部门和“两高一部”公安司法部门相关领导,以及鑫合汇等从业代表等,共同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合法合规发展路径,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界定互联网金融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如何保障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消费者如何保障消费权益?……面对这些互联网金融领域日益暴露的问题,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探索在新金融环境下的监管与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业内有个共识 --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应过度监管遏制其发展。但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应及时填补监管缺失,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冷静期制度,可以保障双方利益的平衡,而在金融领域也可以引进和研究冷静期这种制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避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中利益失衡,使市场秩序更加合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保护局局长焦瑾璞在会上表示。

重视金融行为监管以及行为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审慎监管应该转为行为监管和产品监管。“审慎监管主要是针对机构,这种角度目前很难监管”,他指出,互联网金融应该优化消费者的消费环境,产品创新方面应该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现在网上有六万多种理财产品,没有谁可以弄清楚每种产品,因此只能通过信息透明建设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信息透明方面,鑫合汇在不断寻求创新。鑫合汇董事长胡德华指出,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讲,最终回归到信息以及信息的获取和甄别的判断,核心在于怎么样用一个有效的信息获取的办法,还有对这些信息如何做有效的甄别。他认为,传统的金融机构或者是类金融机构在做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上是有信息采集与风险控制的优势,此类机构如能把握住机会,借助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将传统中小微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对接投资者而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匹配,如再能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打造成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会发挥很大的社会效益。

“现在中国是金融压抑,大量民间的金融非常活跃,它们要为自己的合法性,生存创造空间,于是就给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失效。”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坦言。

白澄宇对我国的 P2P 行业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大部分 P2P 没有通过互联网,是在线下做。对于这能不能算 P2P 或者只是传统的民间借贷,他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没有法律,也不是界限模糊。实际上,有很多互联网产生的所谓金融创新都是有法可依、有监管制度可依的。任何金融行为,首先要探讨的是主体,要找到经营交易行为的主体,然后分析它的行为、性质、属性。P2P 行业所谓的风险保证金实际上是一种信贷保险,最终有限额的信贷保险行为。

在行业素质良莠不齐,监管政策尚未到位的情况下,P2P 网贷行业自律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线下的金融业务搬到线上来,这会涉及到跟传统金融业服务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需要不断完善瑕疵。

自去年成立以来,在多年来线下金融风控的基础上,对平台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次升级,包括即将上线的新版本,更加强了对投资者的教育。胡德华表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更加分散,更加碎片化,其自身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多元化的,所以要更加强调合格投资者和投资者教育。

以上内容是关于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合法合规发展路径的介绍,如若获知更多关于金融行业的资讯,请随时关注金融栏目,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