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对于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是十分有益处的。但是若想深入学习《尚书古文疏证》、《吕氏春秋》等厚重的国学经典著作,对于空闲时间有限的职场人士,或是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幼儿就不是太合适了。但学习一些浅显的国学常识却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的。因此唯学网特别在国学栏目国学常识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大量的国学常识。本篇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三通”。
一般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国学经典合称“三通”由或是“前三通”。
国学经典著作《通典》,唐杜佑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历时三十馀年。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8门。
《通典》这一国学经典著作的体例仿效正史纪传体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专门记载历代政经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杜佑在篇首加上序言,篇中遇有需要进一步解释或申明的地方,特标出“说曰”、“议曰”、“评曰”。马端临对《通典》评价极高,他认为《通典》“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典》:“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之可比。”
国学经典《通志》,宋郑樵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体例仿史记,记录上起三皇,下迄隋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包括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以二十略价值最大。
国学经典《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以杜佑通典为蓝本,记载上古至宋宁宗嘉定末年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全书348卷,附考证3卷,分为24考,以经籍考最有成就。
如需获得更多国学相关资讯,如国学资讯、国学人物、国学书苑、国学常识、国学机构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行业培训栏目国学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