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 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 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 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参考答案:C 解析:C。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A项中,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比如法西斯的法律其实是违反公平正义的,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由于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实际内容及其实现方式和手段具有重要差异,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适于一切国度、完全相同一致的公平正义的标准。故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公平正义要求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严格执法”。故D项说法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C。
47 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该公司将SNS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的宣传后,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甲公司员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违反甲公司保密规定,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的l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发,乙公司还在其宣传资料中抄袭甲公司的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图、原理、特点、说明,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甲公司起诉后,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万元。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国际法
B. 由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因而在我国存在多个法律体系
C. 已经失效或者还没有制定出来的法律不包括在法律体系内
D. 法律体系可以简称为法系
参考答案:C 解析: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上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我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是国内现行法,不包括尚未制定的法,故C项说法正确。也不包括外国法,特别是国际法,故A项说法错误。我国的一国两制是在统一的国家里实行不同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我国主权是统一的,故只存在一个法律体系,故B 项说法错误。法系是根据历史传统发展而来的具有相同点的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它与法律体系完全不同,故D项说法错误。
48 下列有关我国法的渊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的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大制定 和修改
B. 我国法的渊源以制定法为主,判例对法官判案没有任何作用
C. 国际惯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 在任何情况下,党的政策都不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
参考答案:C 解析: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A项错误。在我国判例虽然不是法的正式渊源,但是它对法院审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影响力,可以被视为是法的非正式渊源。B项错误。党的政策对立法、执法、司法活动都有一定的影 响力,也可以被视为是法的非正式渊源。D项错误。 根据我国一些法律的规定,国际惯例在我国具有 正式的法律效力,因此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例如, 《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3款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由[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 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我国 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因此,C项的表述正确。
49 中国人张女士的原始住所在甲国,最后的经常居所地在乙国。现张女士去世且未留遗嘱,在中国留有房产和大量银行存款。乙国关于法定继承的冲突规范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现张女士的丙国籍儿子和女儿为继承其在华的存款发生争议诉至中国某法院。依照我国《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本案法律适用的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 应适用乙国法律,因为张女士死亡时的经常居所地在乙国
B. 应适用甲国法律,因为张女士的原始住所在甲国
C. 应适用丙国法律,因为张女士的儿子和女儿都具有丙国国籍
D. 应适用中国法律,因为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
参考答案:A 解析:A。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1条的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故A项正确。
50 古代西亚楔形文字法的主要法典——《苏美尔法典》第1条规定:“推撞自由民之女,致堕其身内之物者,应赔偿银十舍客勒。”第9条规定:“倘牛伤害栏中之牛,则应以牛还牛。”《新旧约全书》中的“出埃及记·戒民数例”规定:“行邪术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凡与兽淫合的,总要把他治死。祭祀别神,不单单祭祀耶和华的,那人必要灭绝。”根据以上史料,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法律在诞生之前对行为的调整是针对一般行为进行的
B. 法律对人的行为的调整从规范性调整逐步发展为个别性调整
C. 人类社会的早期法律规范和宗教道德规范是为一体的
D. 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调整主要是个别性调整,而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调整主要是规范性调整
参考答案:C 解析:法律在萌芽之初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进行调整的,故A项错误;法律对人的行为的调整从个别性调整发展到规范性调整,故B 项错误;在人类社会早期,宗教规范、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混为—体的,故C项正确;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一样对人的行为的调整都是规范性调整,即针对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故D项错误。
唯学网致力于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讯与院校教学服务,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其他关于更多国家司法考试的所有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唯学小编相信广大考生只要认真复习备考,把握重点,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