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教育新闻 »

工厂企业如何制订绩效管理制度?七个环节轻松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工厂企业如何制订绩效管理制度?七个环节轻松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4-21 15:13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工厂企业如何制订绩效管理制度?七个环节轻松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公司如何开展绩效管理呢?之前总是简单地认为,公司的绩效管理太简单了,设定几个指标,取几个数据,算一算结果,完事。其实则不然,随着对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研究,发现这样认识太天真了。公司如何推行绩效管理体系呢?下面我们以KPI绩效管理为例,按照以下7个阶段,一步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阶段:组建绩效管理组织

认知绩效与绩效管理

绩效,反映的是一种程度、一种状态,比如:行动的快慢、行为的优劣、结果的好坏,等等。

绩效管理,是为了确保绩效正向发展,而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和工具,对绩效进行一系列调节的活动。所以绩效管理是活动、是手段、是工具,目的是改变“不满意”的现状。常见的绩效管理模式有:目标管理、360度考评、KPI、平衡记分卡,等等。

设定绩效管理效果目标

公司对现状“不满意”的地方常见的有: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目标未达成、业务流程不顺畅、客户满意度低、发展与创新动力不足,等等。公司根据现状,定位急需解决的事项,设定解决的程度,作为绩效管理的目标。

组建绩效管理组织

根据公司绩效管理想要达成的目标,评估绩效管理的难度和程度,组建公司绩效管理的组织及人员,确定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的类型,赋予组织及人员相应的职能和权限。

第二阶段:优化流程与制度

流程制度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绩效是流程与制度的结果体现,但绩效管理不等于是流程与制度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交叉也有叠加。没有流程与制度的支撑,绩效管理无异于空中楼阁;没有绩效管理,流程和制度就会缺乏监督和执行的动力。

现有流程与制度的识别

根据公司已成文的流程制度,对现有流程与制度进行全面识别,确认现有流程的完备性,尤其是支撑绩效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是否具备。

流程与制度的优化

发现与绩效有关的流程与制度,以及关键性流程与制度,不具备或不健全时应进行优化,确保可以充分支撑到绩效管理。流程与制度优化的目标是:有明确的流程输入、有清晰的流程结果输出。

管理职能的界定

通过对流程与制度的识别和优化,罗列出公司各部门职能清单,即在流程与制度管理中的各项职能,包括单一职能、多头职能。

岗位职责的制定

根据部门职能清单,进一步确定出各个岗位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包括部门内职责、跨部门职责、公司外职责,制订出岗位职责清单。

第三阶段:KPI的制订

KPI的认知

KPI是绩效管理工具中的一种,即关键性指标。KPI按类型可以划分为:财务类指标、业务流程类指标、客户管理类指标、学习与发展类指标;KPI按属性可以划分为:管理属性和作业属性。

KPI识别

KPI识别源于对绩效管理中所有指标的识别,常见的指标识别方法有:岗位职责法、目标分解法。指标被识别出来后,与岗位一一对应,建立岗位指标库,再根据岗位的关键职责,确定关键指标,即建立KPI。

KPI的制订

KPI确定后,还需要KPI的承载部门为主导,对应制订KPI目标与取数规则,包括:确定考核对象、设定目标值、划分权重(根据权重划分标准)、指标取数范围及规则、数据来源、数据提供人,等等。

KPI的确定

KPI制订完成后,应与被考核人一一确认,对有异议的地方达成共识后修订KPI,作为公司最终KPI清单。

第四阶段:KPI的实施

KPI管理制度制订与培训

岗位KPI制订后,与之匹配的是制订绩效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规划考核范围、制订权重划分标准、规定考评周期、制订考核标准、制订评级标准、规定绩效面谈与改善要求、确定绩效成果应用规定,等等。绩效管理制度是绩效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应结合公司发展目标、公司业务特点、岗位KPI特点、绩效管理的要求和方向,制订适应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制度应分阶段、分层级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位考核对象,知道自己的KPI,清楚绩效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

流程制度的实施与监控

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流程和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并对各项流程的输出,按照绩效管理制度的周期要求进行记录。

KPI数据的记录

KPI数据提供部门,根据KPI数据统计规则和要求,对KPI数据进行详细统计,确保KPI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

第五阶段:KPI的考核

KPI数据的收集

绩考核主体负责收集KPI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甄别数据的真伪和有效性;对KPI数据不详或不真实的,提出改正意见;建立KPI数据清单。

KPI考核

绩效考核主体可以是绩效管理部门,也可以是各部门负责人,定期根据绩效考核规则和计算标准(公式),运用KPI数据产生绩效结果;并对绩效结果进行评价(评级);最后将绩效考核结果给到考核对象确认。

KPI考核结果的确认

考核对象根据KPI考核结果进行确认,发现异议的向考核主体提出,经共识后给以修订。

第六阶段:KPI考核结果的改善

KPI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

KPI承载部门负责人对绩效较差的KPI以及KPI绩效不好的岗位进行全面分析,确定KPI绩效较差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案,比如:调整KPI目标、优化流程和制度、上级支援和支持、岗位轮换、人员培训,等等。

KPI考核结果的改善

KPI承载部门负责人对KPI绩效较差的岗位约谈,指出问题点、倾听原因,制订改善和提升绩效的具体计划。

第七阶段:绩效成果的应用

薪酬方面的应用

KPI绩效结果可以与薪酬挂钩,包括薪酬调整、奖金分发,等等。

培训方面的应用

参考绩效考核结果,分析需要提升的方面,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员工升迁方面的应用

根据以往某个岗位的绩效表现,确定业绩状态及其优劣势,作为升迁及职位变动的依据。

公司管理改善方面的应用

公司根据绩效情况,识别重点需要改善的管理方向,比如优势和弱势呈现的程度、部门、指标类型,等等,以此作为公司管理改善的依据。

总结:我们对绩效管理已有了更深的了解,即绩效不等于KPI,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是一个与企业管理多方关联的管理体系。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以上7个阶段,轻松推进自己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了。

来源: 老胡视野

以上是关于企业管理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企业管理信息,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管理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企业管理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