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复习与应试心理策略
一、考前心理调整策略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对全国200位高考状元进行四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在二十多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排在第二位的是考生在考前的心理状态。在调节考前的心理状态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对待模拟考试:
高考之前,每一个同学都要经历模拟考试,很多同学把模拟考试作为高考的参照,考好了,可能对迎考复习影响不大;考差了,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复习的影响可想而知。调节心态的关键在于对模拟考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模拟考试没有考好,正暴露出你在复习中存在的漏洞,你应该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过来。分析哪几道题因粗心大意而失分,哪几道题是由知识没有掌握好而失分。在高考之前,变粗心为细心,变薄弱环节为理解透彻的环节,这岂不是一件好事?模拟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高考的失败,相反由于你的纠错为高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正确看待紧张、焦虑。
临近高考,一些学生表现得很紧张。面对人生的重要的关口,有谁不激动,有谁不紧张呢?应该指出的是,大家都紧张,不是一个人紧张。很多同学认为别人不紧张,只有自己紧张,这是一种误解。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不是坏事,它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复习资效率,增强“战斗力”。但是紧张过度则有害无益。对待高考,我们应泰然处之,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所谓“藐视”就是对高考充满必胜的信心,想到自己高三一年来的复习,对高考相关、相似的题都已训练过,考点都已熟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把高考当作平时的训练。同时,对高考定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目标,即合理的“期望值”。只要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是一个成功的考试。所谓“重视”就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会做的题一定要做对,难题不轻易放弃,能做一两步,多得一分也是好的。
3.克服焦虑小窍门:
(1)宣泄法:可找师长、同学谈心,把你的苦恼说出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及时得到他们的开导;说说笑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让自己的焦虑、郁闷情绪宣泄出来。
(2)理喻法:即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正确的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3)充足睡眠法:事实证明,很多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不要“夜半挑灯”苦读,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考前若经常失眠,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如利眠宁、氯硝安定等。
(4)其他方法:听一些轻音乐,会唤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在心情郁闷时,选择听或看一种最能使自己发笑的幽默作品;通过想象过去成功时的情景,或想象美好的自然景色,来唤起积极的情绪。
二、考前及考试期间身体状态调适:
1、生物钟调整:
高考前的生活安排,关键在于要有节律,不要轻易打破惯有的生活规律。在高考考试的对应时间内,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进行高强度的复习,有益于使自己习惯于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每天具体的作息时间安排:早上应该在7点钟左右起床,在早餐之前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体力和精力;中午要在12点左右吃午饭,每天中午应坚持半个小时的午睡,以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晚餐最好在晚上6点左右吃,以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周六、日的休息时间不要睡懒觉,按照正常的时间安排进行复习,而且要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户外进行爬山、打球等体育锻炼。
2、营养保健:
在高考前及高考期间,学生的用脑强度和时间都会大大增加,考生大脑氧的消耗会增加很多,而弥补这一消耗主要是靠自身调节,不要搞疲劳战术,适当休息反而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在增加氧气的补充外,某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磷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B及铁等也要补充,所以,要多补充这些营养素。在饮食上注意:第一,增加果蔬、动物和豆类食品供应,少吃或不吃含糖和脂肪高和食物;第二,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摄入;第三,避免食用刺激性和不宜消化的食物,注意色、香、味的变化,增的食欲;第四,谨慎用药,特别是一些所谓的补药。事实证明,吃药对提高学习效率没有什么帮助,只是提高了大脑的兴奋性而已,有时会过于兴奋,以致不能很好的睡眠,影响了正常的休息。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膳食安排原则是:早餐要吃好,一顿好的早餐应该包括以下几类食物:谷类、牛奶或奶制品、肉类食物、新鲜蔬菜或水果;中午餐要吃饱,饭菜要丰盛,量要足,可不断地变换食物品种花样,增加食欲;晚餐要吃少,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要清淡可口。有条件的可在饭后一小时吃点新鲜水果。
三、考前复习策略
1.切莫松懈: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为高考作了很长时间的准备,拼搏了一年多了,最后几天要放松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适度的紧张能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复习中去,松懈反而不利提高复习效率。大功将成勿松懈,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了,胜利彼岸仅一步之遥,高考拼得就是毅力,现在是到使用韧劲的时候了,咬紧牙关,打好决赛前的热身,选一些难度不大的模拟题来做,一是发现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及时补上,二是练练手,不让大脑变得迟钝,保持大脑良好的“应试状态”。
2.查漏补缺:
经过近一年的复习,考生对各科知识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网络结构,但不可避免的是,各科肯定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何尽快找出并找准自己的不足,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一是对照考试说明上的知识考查范围或教材的目录,逐条落实,检查自己的哪一部分知识点还不熟悉或不扎实,重点记忆和理解;二是浏览一下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并通过选做例题,找点做题技巧,发现自己在相关知识的不足,并立即解决。
3.回顾错题。
经过近一年的复习,每一位同学都做了许多题目,在最后的阶段里复习要有针对性,应该把所做过的试卷再认真看一遍,尤其是把自己曾经做错的题,再拿出来仔细地做一做,因为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同学做错了某个题,并不知道到底是错在哪儿?如果你自己解答不出来,就去问问老师,让老师帮你检查你的错误。一般同学都错在概念、规律的理解上面,这是致命的。如果题目错了,找不到出错的原因,就意味着再做类似的题目还要犯错误,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在高考的时候,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四、高考答题策略与技巧
1、人易我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良好的心理素质突出表现在有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信心不足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己应有水平的发挥。所以,拿到试卷后先粗略看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题的难易不必介意。从试题整体上来看:我难你也难,你易我也易。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多数题目都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熟题略加改造而成的,如果平时训练的题目多数都会做,那么就要坚信高考你也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
2、遵守由易到难的原则:
当高考试卷发下来之后,尽量不要想象它的难度或是否是自己见过的熟题,而是立即投入到答题的思维中去。一般来说,试题的编排是由易到难,所以应循序渐进,按顺序答题。当然,遇到特殊情况也要调整做题顺序,“易”是针对个人而言的。这样你会越做越顺手,越做越有信心,可谓势如破竹。
3、遇容易题时不大意:
遇到自己感到容易的题时,不要“乐而忘忧”,考试题目一般不会太容易,容易题可能有“坑”。因此,不但思想不能麻痹,反而要更加小心,认真的对待。
3、遇到陌生题时不慌乱:
遇到这类题,首先是稳定情绪,坚定信心,慢慢回忆。要静下心来,回忆一下题目的内容属于课本中的哪一部分所讲的,想想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及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即将新的未见过的信息通过知识迁移找出自己熟悉的解题途径。这时可能会从中想出头绪,在“山重水复”中,出现“柳暗花明”。
4、遇到熟题时要小心:
也就是遇到“似乎曾经做过的题”,要熟题生做,注意分析题给信息,避免思维定势,看清:要求是什么?是否设有“陷阱”。
5、遇到难题时不着急:
要善于遇难题而过(暂且放过),待会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思考、处理。有时也会对平时很熟悉的知识与题目,因一时紧张难以想起而突然卡壳,此时不需急于求成,要暂时放过,也许在做完后面的题之后突然从记忆中冒出来。否则,会越想越急,越急就越想不起来,最后含恨离去,影响后面做题的情绪。
6、把握全局,力求得分:
遇到难题,估计是自己能力不可能达到的拉距离的题目,要舍得丢车保帅,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题和中档题上,以稳定得分的大局。解题时一旦思路消失,就可能心慌意乱,此时一定要强迫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不要自暴自弃,对于个别有思路无把握的题目,尽力振笔疾书,能写多少写多少,不要考虑正确与否,会多少答多少,碰运运气。
7、认真检查,万无一失:
考场上,解题力求一遍做对,别把希望寄托在检查上。但是,因为在考场上,考生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出现错漏是常见的现象,而对试卷进行全面检查,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做完试题后一定要对试卷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答案时,应变换思路,采取不同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改变顺序或倒过来推演,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确认。值得提倡的好方法是用好草稿纸,它为检查答案提供最有效的线索。因此,使用草稿纸时事先要设想好和规划好,以利于检查使用。
五、审题的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怕审题费时:“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虽然占用时间多一些,但它为答题的正确性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明确审题目的:审题的目的,是通过默读题目,把题目的要求、题意、题型等读懂,抓住关键词,抓住突破口,找准答题要点。
3、审题时多念几遍原题:审题时,不要慌忙,尽量做到稳、慢一点、准一点,对原题多念几遍,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加强解题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默读时,可用铅笔将题目中已知条件、潜在条件及要求解决的问题一一标出,做到边读题,边打腹稿,切忌以过去熟悉的题型去简单套用,代替审题。
4、发掘隐含条件:有些问题本身就隐藏着解题条件。如字母的范围、公式的成立条件等。
5、消除“定势思维”: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克服头脑中已形成的“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
六、高考期间注意三天
6月6日:适当运动娱乐 做好物质准备
考试前一天为第二天的考试作好物质准备十分关键。专家建议:应保持稳定的生物节律,和平时一样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考生可以适时复习,比如上午9:00到11:30复习语文,下午3:00至5:00复习数学,可将以前做过的卷子拿出来适当做一下,保证复习时间与第二天的考试时间同步。考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娱乐。可选择比较轻松的运动,如散步、跳绳,忌讳剧烈运动如打篮球、爬山,避免肌肉疲劳影响考试发挥。可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但不要看有刺激性的武打片。在这一天里,考生要避免情绪激动,避免与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 专家还建议考生可以提前到考场踩踩点,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如果30分钟能徒步走到考场,最好不要坐车,一是避免交通堵塞,二是散步本身能起到放松效果。考生应对第二天的突发情况要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和预案,对气象情况也要有所准备。此外,一定要作好必要的高考物质准备,把准考证件和考试工具都准备齐全,不要临时换新笔,应该用自己平日用得习惯的。另外,考试前一天晚上不要提前睡觉,平时几点睡就几点睡,违反生物钟反而影响正常作息,如果实在睡不着,宁肯一夜不睡也不要吃安眠药。
6月7日 :热情向监考老师问好, 进入良好应考状态
高考第一天,考生仍要保持平衡的生活节律,按照平日的时间起床、吃饭,饮食方面也不要作太大的调整。 进入考场的时间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有些考生7点就去考场外面等待,等的时间太长,反而会紧张浮躁,但如果到得太晚的话,会匆忙紧张,专家建议,一般提前20到30分钟进入考场比较适当。 专家为考生总结了“快速调节心态三部曲”:1.早上从家到考场的路上,看见认识的老师和同学,主动向大家问好,别人也会回应“你好”,心态自然就能够放松;2.建议考生进入考场后热情注视监考老师的眼睛,大声说“老师好”,老师自然会回答“你好”,这样马上就可以获得安全感、力量感和自信;3.坐到座位上后,闭眼默念三遍,“我一定会成功”,通过心理暗示让自己进入良好的应考状态。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充分利用平时积累的考试策略和技巧,不要临时改变做题习惯。考后不要对题,一对题,谁都会有错,另外自己感觉不满意,并不代表真实情况就是如此。即使某一门没有考好,不要放在心上,因为高考不是光看一个科目的成绩。
6月8日 :胜不骄败不馁 最后一刻不放松
专家提醒考生,应对第二天的考试,除了像前几天一样继续保持正常的生物节律外,还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要把第一天的情绪带入第二天的考场中。“举个例子,内蒙古文科状元罗佳媛,高考的时候数学发挥得不好,心情特别沮丧,她翻阅了2000年采访状元的书,自己进行了调节,心态轻松了很多,第二天文综和英语都考出了历史最好水平,英语考试成绩是内蒙古当年单科第一。” 此外,最后一门考试一定不能放松。有些考生在最后一门考试的最后5分钟就开始走神,想着马上就要解放了,提醒考生不要高兴得太早,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善始善终才能取得全盘胜利。
七、一些意外情况处理:
1、考前丢失身准考证:
不要着急,可以向监考教师报告,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考生可以先参加考试,但在下场考试前向监考教师交验准考证。如临考前不慎丢失准考证,考生可以向其所在中学或街道办事处写出丢失经过、原因的书面材料,由所在中学或街道出具证明后,到所在县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挂失。
2、走错考场和交通堵塞:
真遇到这种情况,现场找交警是最好的办法。遇到交通事故,可以出示《准考证》求得交通部门和交警的帮助。
3、考场上突然生病: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考生应立即举手示意监考教师,由教师酌情处理,在医务人员进行紧张地处理后,可以继续应考。
4、应对考场中的“记忆堵塞”:
“记忆堵塞”在非常紧张的环境里容易发生。这时,考生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频率。先慢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缓呼气,在完成缓慢呼吸后,再考虑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做别的题,过段时间再回过来做这道题。克服“记忆堵塞”的另一办法就是联想,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看能否从中跳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5.突然慌乱时怎么办?
一旦出现突然慌乱如头昏眼花、手指颤抖、糊里糊涂及胃紧缩等,就应让自己的双眼紧盯住一点不动,或者干脆闭合双眼,然后对自己说“放松”。当考生发出声音说这个词时,要尽量在大脑中看(想象)这个词。重复说6次“放松”,以消除慌乱感觉。制止出现突然慌乱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思路中断;第三个办法是放慢呼吸。
来源:福缘港湾
以上是关于高考备考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高考备考信息,第一时间了解高考备考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高考备考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