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中考 » 中考招生 »

中考招生乱跨区域 应拿出明确的游戏规则

中考招生乱跨区域 应拿出明确的游戏规则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6-8-11 10:42

中考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无论是高考招生,还是中考招生,尖子生永远都是被院校抢夺的对象,尖子生虽然很重要,但院校们也应该按照规定招生。日前,安徽省蚌埠市教育部门“一纸诉状”把合肥一六八中学告到了安徽省教育厅,称该中学没按规定在蚌埠教育部门备案,就招走了70余名高分考生。

此事件的最终“判决”,是合肥教育局建议这70名学生返回原籍,如果坚持在一六八中学就读,也无法获得学籍,最终还是要回原籍参加高考。

类似事件屡见不鲜。这次之所以引起更多关注,是因为合肥这所中学在蚌埠一市薅羊毛薅得太厉害,引发了激烈反弹。矛盾激化后,那70名学生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反思高中“掐尖”乱象,尽快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方能避免更多学生成为生源大战的牺牲品。

高中“掐尖”混战屡禁难绝,原因很多。最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教育部门出于政绩等方面的考量,有打造“超级中学”的冲动。在以高考为核心目标的竞争体系下,优质生源就是最重要的资源,让高分学生汇聚到一个学校,“超级中学”才能迅速见到成效,才能彰显教育政绩。如果没有地方教育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推波助澜,很难想象跨区域“掐尖”能在政策的灰色地带长期存在。而这种功利目标推动下的“掐尖”,只会进一步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破坏公平的教育环境。政绩导向下的“掐尖”,应该引起充分的警惕。

同时,从学校的角度看,“掐尖”也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会自然导致好的学校越来越有品牌效应,学生和家长会想方设法选择心目中的好学校。这种你情我愿的双向选择,对于学生和学校双方,都是很有效的激励。从这个角度说,对高中“掐尖”现象,“一刀切”的禁止不仅很难落实,还可能不利于提升一个地方整体的办学水平。地方教育部门需要在促进学校良性竞争和避免严重伤及教育公平之间,寻求平衡。

从安徽这次“掐尖”大战来看,地方教育部门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既然规定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需要到生源地备案,合肥一六八中学没有按规定办事,为何在蚌埠抗议之前,教育部门没有任何作为?赋予民办学校招生“特权”,对公立学校是否公平?另外,合肥禁止学校给借读学生解决学籍的做法,又是否涉嫌违反教育部的规定?因为教育部刚发通知,要求学校不得将学籍作为入学或转学的条件。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地方教育部门面对“掐尖”乱象时态度暧昧、决策不透明。招生问题涉及不同地区的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利益,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重要的是通过开放的程序协商,拿出明确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可以是动态的,每年根据当地的生源和学校发展情况而调整,但在具体招生过程中,必须做到令行禁止,而不能放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谁闹得凶谁得利,更不能让学生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大家若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