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武术 » 武术理论专题

武术理论之散打战术中的进退问题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前人那炉火纯青的武功让今人叹服,他们留下的武术著作被我们视为珍宝,他们著作中的理论、经验、警示等成为后人继承传统武术的指导。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著作中的文字非常隐晦,使我们费解,而若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解开那些无法言传、甚至是无法身教的武术谜题则成了必须要做的。近些年来,已经有不少武术界人士对于前人留下的谜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找起来十分不便,有鉴于此,唯学网特别在武术频道开设武术理论专题,搜集整理了武术界对于一些难解的武术谜题的心得经验,以便于广大武术爱好者查阅了解。本文主要为大家将很大家探讨散打战术中的进退问题。

散打的名称前身以前称为散手,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而现代的散打是两人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秀的散打高手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综合素质,诸如力量、速度、柔韧或者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等等,而且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比赛中,步法的快速移动与身体姿势的不断变化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战术意识。谁的步法好,移动快,变幻莫测,谁就会在比赛中占据优势。

比赛中,场上选手的战术指导思想不仅要按教练的意图进行,同时还要根据场上的变化而决定是进攻还是防守,这就是本文所要讲解的散打运动中进与退的时机运用。

首先要提到的是步法,它是散打中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却被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所忽视,因为步法训练看起来很单调乏味,很少有人坚持。而正确的做法应是,在每次训练时都要把步法训练作为一项基本功来对待,直至做到进退自如。

正比赛中,双方的步法都是在不停变化移动的,但散打中步法的移动切忌大幅度跨步,那样会影响到速度与身体的平衡。

在比赛中,双方的站位都会保持一段距离,以便有利于各自的进攻,这段距离一定要保持适中,通常我们常说的有近距离、中距离与远距离。近距离一般约在一臂之内,即对方一出拳就可以击中的范围内;中距离是大约在一臂之外与一腿之间的距离,即出拳不及而出腿可中的范围内;远距离是指在腿击范围以外的中间。

通常双方站位是在中距离范围内,此时既可进攻又易防守,进攻时只可梢梢向前进一小步,而防守时只需向后退一小步。站位距离不可过大,那样虽然对力攻击不及,我方也失去了进攻的意义。所谓进与退也就是指在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之间的移动。

在散打比赛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对手:拳法为主者、擅用腿法者、摔法出众者、全面型选手。

在与以拳法为主者的比赛中,站位应在中等距离,对方进攻时,尽量不要后退,应以前腿侧踹阻拌其进攻,即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拳法的控制击打范围小,但往往步法灵活,双腿交替变换,此类选手多为近身打法,并配合摔法者居多,但此种打法在目前散打中已不多见。

擅用腿法的选手一般用拳法打乱对方的阵脚,继而以腿法攻击,但在起腿进攻时,往往暴露的空当较大。且有起腿半边空的危险。因而在遇到此类打法的对手时站位应在中远距离,当对方一旦开始进攻时,可以稍微后退一小步,使对方击不中,等其攻势已去的瞬间,迅速近身用拳或腿反击,此空当只有约一秒钟的时间,错过就不能盲目反击。对付此类选手应以上步或退步防守,另外也可多用左右跳步来避廾其直线进攻。

擅用摔法者多属防守型,轻易不用腿法。以拳开路,下潜动作与接腿摔居多。对付此类选手须注意勿让其近身贴靠,进攻时不宜猛冲猛打,否则会入其圈套。应速战速决,以一次性攻击为主,即每一次进攻后立即还原,审吋度势,寻找中当然后再一次进攻、全面型选手虽技术个面,拳腿摔加防守样样都有,们却往往没有杀伤力,一般保持较为冷静的心态,准备充分。与此类型选手抗衡时应做好合理的体力分配,第一局应多进攻,中间局以退步防守为主,而后一局则需要全力以赴去攻击对方。

散打战术的进与退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练习,可双人一组。一攻一防,一进一退,长比以往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也是为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而进行的既简单又实用的战术训练科目。

本文主要介绍了散打战术中的进退问题,如需更多武术理论观点相关资讯,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文艺体育栏目武术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