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更多学历学位教育 » 更多学历学位教育教育新闻 »

读博士越来越难,稍有不逮即有可能博士变为硕士吗?

读博士越来越难,稍有不逮即有可能博士变为硕士吗?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3-29 13:41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读博士越来越难,稍有不逮即有可能博士变为硕士吗?

博士,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员职位,后来发展成为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纂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的官场职位,现在则是一个学位名称,取得这个学位,标志此人具备创造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三个层次看,博士处于最高层次,即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否则难称博士。

我国现在的博士教育肇始于1978年,第一次招收18名博士研究生,1982年6月16日,首批授予6人博士学位。现在看来,这属于试点性质。我国规模化的博士教育起步于1981年,当年确定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151个,其中高校114所,并招收了900名博士研究生。经过40年的发展,2021年,我国博士招生规模达到12.58万人,而且还在继续扩大之中。

我国已经是博士教育大国,博士招生数量世界第一,在校博士生世界第一,授予博士数量世界第一。不过,博士质量不能让人满意,尤其是前些年暴露出来的大量在职博士,让博士声誉大幅下跌。这几年,狠抓博士培养质量,举措频出,在职博士得到有效控制,但全日制博士的培养质量还是在爬坡之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教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方面,这几年出台了许多新的规定,博士毕业由没有标准变得有了标准,由没有第三方监督变成了有第三方监督,形成了保证培养质量的一系列管理机制。这就是说,攻读博士的难度日益加大,过去靠拖延时间的办法换取毕业的做法越来越不起作用。最近两三年,高校清退的超期毕业研究生至少也有几千之多。这种情况告诉求学者,如果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或是没有相当的实力,还是谨慎选择读博为好。

那么,在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方面又有哪些改革措施呢?大致情况是:

(一)分类制

按照新的规划,将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方面有两条措施,一是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也就是专业博士学位培养范围将扩大。二是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也就是规模还会适当扩大,这其中应该是以专业学位教育为重。这就是说,博士研究生不再是学术型单一模式,而是学术型 与 专业型并存的双重模式。

专业博士又称为专业学位博士、专业型博士、应用型博士。相对于学术型博士而言,专业博士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掌握高端技能的职业人才。专业博士不是为理论研究所培养,而是为技术创新和研发高端产品、高端技术而培养,比如工程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中医博士等。

从社会发展看,专业博士需求量远多于学术博士,毕竟从事理论研究不需要太多的高端人才,实际岗位则是需要很多的高端人才,可以说是多多益善。比如医疗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需要无数高能力的医生,企业也需要无数能够开发新产品的研发人才。所以,学术博士也许逐渐压缩规模,专业博士将会扩大规模。

(二)直博制

以前的培养模式是分层制,先读硕士研究生,再读博士研究生,中间出现断档现象,打乱了高端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培养质量。按照新的要求,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各地也纷纷出台规定,要求扩大直博生或硕博连读生招生比例。这几年,名牌高校纷纷在推免生中选择直接选拔攻读博士研究生对象。

从招生情况看,直博制主要存在于学术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理论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也需要积累更加雄厚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学术博士研究生采取直博方式的主要原因。

(三)长学制

以前博士培养学制一般是三年,从一些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情况看,三年时间很难保证达到具有创新能力的程度。许多名牌高校相继采取了延长博士时间的办法。在不断提高毕业标准的条件下,延长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限成为高端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据统计,按时毕业的博士不到四成,延期毕业早就成为博士培养的常态。有的博士即使延长到八年十年也未能毕业,只能被清退。

(四)分流制

没有淘汰,就没有质量。本科教育如此,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博士培养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淘汰率低。只要考上了博士,即使学力不足,往往是采取延期的办法让其顺利毕业。这样做,学生与导师皆大欢喜,但用人单位则不认可,这不利用未来的科学发展与进步。没有淘汰,考上博士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使得一些缺乏内动力的学生失去压力。反正都能毕业,有的就不再努力了。这几年,一些高校大批量地清退博士研究生,既证明了淘汰制的重要性,也证明了淘汰制的必要性。

按照新的要求,博士研究生考核频次增加,需要进行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经过考核,发现缺乏继续培养价值怎么办?分流!所以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

这种情况应该是直博生。说明分流制是配合直博制的实施。因为如果还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考上博士研究生,退出就退出了,不存在再授硕士学位的问题。这里面还有一个空白——对于直博生而言,中途退出之时不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又该怎么办?理论上讲,就那回到本科毕业生原位,或是转入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有的高校已经作出明确规定:

统招博士、硕博连读博士和全日制工程博士在其博士第4学年末仍未通过开题考核或在第5学年末仍未通过中期考核的,直博生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在其博士第5学年末仍未通过开题考核或在第6学年末仍未通过中期考核的,学校将取消其学籍,颁发博士结业证书或出具写实性学习证明。

对于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且博士在校时间不超过4年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可办理博转硕手续,但须在2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校颁发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该类博士生不能申请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颁发博士结业证书或出具写实性学习证明。

(五)盲审制

博士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关键是看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原创性成果或是体现出原创性能力。这不能由导师一个人说了算,必须由第三方进行审核。许多高校已经要求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100%“盲审”,而且审核内容也更加细致与严格。比如查重,有的要求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部分。这种机制尽管还有操作空间,但总比没有这个环节好。

(六)抽查制

盲审制并非单独存在,还有一个配套机制,即事后监督机制,这就是学位论文抽查。每年都会对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如果抽查不合格,显然面临两个方面的处罚。首先是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本人,面临直接取消博士学位或重新回炉的问题,这对本人无论是一个重大影响。其次是对博士生导师,也面临停止招生、停止博导资格、直接取消博导资格的处罚。在这种机制之下,估计没有几个人还存有侥幸心理。作为“高精尖”人才,其学位论文理应体现出“高精尖”的水平,否则难与博士相称。

来源:教育透镜

以上是关于学历学位教育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学历学位教育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学历学位教育考试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学历学位教育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