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高中 » 高中教育新闻 »

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

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1-12-21 13:22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

前言:物理是高中阶段难度较大、知识量也较大的一门学科,从课程属性来讲,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促其全面发展的要求。而掌握解题思维与解题技巧是学生实现快速、准确解题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疑难问题的解答总结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巧妙应对各类物理难题,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为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掌握了解题规律,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才能快速解决问题,节省解答时间,提高学业成绩。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高中物理解题技巧,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应从思维入手,只有培养学生的多元解题思维,其在面对物理问题时才能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快速解题。

1.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结论向已知条件推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可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路。例如,对于“现在有两个物体甲和乙,同时从一固定的斜坡往下滑,已知甲和乙与斜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证明甲和乙两个物体之间不存在弹力作用”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首先假设甲、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弹力作用,设弹力为 FN,再分别画出甲、乙两个物体的受力图,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假设受力后的运动与实际运动不符证明假设不成立,该问题答案即可得出。逆向思维可以促进学生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打破思维定式,快速解决物理问题。

2. 发散思维。物理疑难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发散思维,以便将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实现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确保解答的准确性。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思维后,学生可从知识之间的联系中找出多种解题方案,并选一种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其经过抛出点上方0.4米时,其速度为3m/s,当其经过抛出点下方 0.4 米时,其速度又为多少呢?”对于这道题目,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如此解题:设位移h1=0.4m,速度为v1;位移 h2=-0.4m,速度为 v2,可列出式子,v1=v0-2gh1,v2=v0-2gh2,则 3=v0-2×10×0.4,带入式子得出 v2=5m/s;或设经过抛出点上方 0.4 米处时,还能继续上升高度为 H,则 H=v02/2g,从而得出 H=0.45m,物体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点下方0.4米的高度为1.25m,则速度为5m/s。这两种方法切入角度不一,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解题思路。

3. 整体思维。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思维,只有从整体把握物理知识,才能保证思路清晰、判断正确。例如,“现在有两个物体甲和乙,质量并不知道,将它们用一根绳子栓连后竖直悬挂,甲在乙的上面,对甲施加的力为向左偏下40°的恒力,对乙施加的力为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的恒力,问这两个物体是否处于最初竖直的位置?”如果把甲和乙分开来思考,不但要分析乙的受力,还要分析甲的受力,解题步骤繁杂反复,且不能保证正答率。

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甲、乙两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受力分析,明确两个物体的受力方向相反但受力大小相同,因此合力为零。甲上端绳子只需平衡整体的重力可保持竖直,而乙物体除了重力还有向右偏下 40°的恒力,乙上端绳子不能保持竖直,因此,这一整体不处于原来的位置上,总体发生了改变。

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疑难问题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教师要强化策略和方法指导,使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能够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寻。

1. 巧用单位制和特值法解难题。物理中有一类选择题,在设定时就指出学生可能还不会通过定量求解的方法来解决,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两个组合技巧,首先通过单位制排除一至两个选项,再以物理量取特殊值,最终通过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便可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次序,能够使学生减少问题分析和计算的步骤,也节约了做题时间。

2. 巧用转换法解繁题。高中物理部分问题比较繁杂,如果用常规思维方法解题,会产生非常繁杂的步骤和过程,容易出错,而如果转换研究对象或者采用等效变换的思维方法就会柳暗花明,巧妙地解决问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物理难题时另辟蹊径,学会转化。

例如,对于一些电场强度的问题,就可以等效于异种点电荷连线,利用矢量叠加原理即可解题。

3. 黑箱问题探究方法。近年来,物理高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电学黑箱实验就是高考中的疑难题目之一,是频繁出现的考点。为使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教师要教给他们电学黑箱的相关解题技巧。首先,让学生了解纯电阻黑箱、纯电源黑箱、由电阻和电源组成的闭合电路黑箱、含电容量二极管的黑箱四种基本类型。学生熟悉了相关电路的基本规律后,较易解决此类实验问题。其次,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步骤:先测量电压,确定电源是否存在;再从最小值入手,寻找接线柱间的最大和最小比例关系 n,先推测最小值电路,再从小到大对每一条电路进行推断;最后把 n 个原件串接到具有最大值的接线柱之间,并且画出草图。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学生能够解决一系列的黑箱电路问题。

4. 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电路动态分析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教给学生一些解决该类问题的规律方法十分必要。例如,串反并同法,即当闭合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时,当外电路某一电阻值发生单调变化时,凡是与该变化电阻有直接或间接串联关系的所有用电器的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规律,都与该电阻变化步调相反;而与该变化电阻有直接或间接并联关系的所有用电器的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规律均与该电阻变化规律步调相同。掌握了这一类方法,学生在解题时只需知道物理量与变化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即可,不仅事半功倍,还能减少繁杂分析过程中出错的可能性。

5. 复杂电路简化方法。等效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合力与分力和运动与分运动都是根据等效概念来进行的,应将等效法渗入其中,从而使复杂的电路问题变得简单且易于理解,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认识复杂的电路问题,提高电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例如,将电路中几个电阻暂时取出,再将取出电阻后的电路组成规则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最后把取出的电路元件接回原处,这种取出电阻的方法可使复杂的电路问题简单化,可提升做题效率。为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高效地解决物理疑难题目,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指导学生积极融入物理课堂,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来源:阿大说音乐

以上是关于高中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高中信息,第一时间了解更多高中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高中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