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高校 » 高校教育新闻 »

高校开学致辞 哪些老师发言最惊艳

高校开学致辞 哪些老师发言最惊艳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6-8-26 10:28

高校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转眼间,已经到了8月底,各高校也陆续开学,迎来了一批新生。以往开学季,最受关注的就是大学领导致辞。校长的演讲高屋建瓴,或阐释“高大上”的教育理论,或铺陈本校光辉历程和宏大梦想,让新生庄严仰视大学殿堂的巍巍台阶。

校长老师们的发言,可能在学生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让大家产生对未来的思考,如果有意义的过往这四年呢?因此,你和最棒的故事开头之间,还差一篇美好的教师开学致辞。下面是各高校老师的开学致辞。

格非:进入最优秀的前20%容易,进入最顶尖的前5%行列很难

在2016年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文学院教授格非,站在这所顶尖学府,面对新晋的“天之骄子”,谈起对价值、成功的理解。确切说,他不客气地批判了当前崇拜名利的“成功观”。

格非清华大学开学典礼致辞

格非清华大学开学典礼致辞

格非认为,社会对成功的理解被狭窄化、庸俗化了,衡量标准皆是炫目之物:金钱、豪宅、知名度、媒体曝光率……这些所代表的成功,“给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扭曲和破坏”。

格非在致辞中说,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告诉他,清华大学毕业生去了美国后,很多人能比较容易进入最优秀的前20%,却很难进入最顶尖的前5%行列。在格非看来,对成功的理解错位,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这一现象。

“如果我们把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为唯一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比如进入欧美名校、有一份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等等,我们奋斗的动力就会随之失去。我们知道,从事一流的科学和学术研究,有时需要忍受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的奉献与孤独……胡适先生曾说,做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要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避风险。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超越于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学术研究。”格非提醒学生们思考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莫追随流行的“成功观”。

翟振明: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无用”的,“有用”的东西是被动去满足社会需要

翟振明教授在中山大学2015年开学典礼的发言,正是围绕“有用”和“无用”的价值思辨展开。他追问:大学课程的设置,究竟是把科学和人文理性作为独立的知识和理念系统,还是将其当做技术或经济活动的预备知识?我们是去顺应一时的潮流,还是以永恒的原则去防止此起彼伏的潮流变成泛滥的洪灾?

翟振明告诉学生,往往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无用”的,但却给衡量其他事物的价值提供了尺度。“‘有用’的东西是被动去满足社会需要,而这些‘无用’的东西,却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需要。”

周濂:大学光阴怎样度过才不浪费?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周濂,在学院2012级开学典礼上发言时,以犀利、诙谐的语言和诚恳的个人经验作出回答。他觉得大学时代不必着急拥抱职场,而应尽可能“体验人类精神更高阶的形态”。School,在古希腊语中,本意是“度过闲暇的地方”,古希腊人用以言谈,尤其指学术性的讨论、辩论和演讲,象征了思想自由。

周濂向学生“自嘲”,因学哲学专业而遭遇交流尴尬,他可是“身经百战百炼成精”了。但有些际遇又那么动人,比如偶遇的洗头小妹竟然问他:“哲学是不是研究因果性的?”“我当时的反应就和在座的同学一样。惊为天人!从此我一直去那家理发店去理发……人皆有理性,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哲学家。”

多位大学教师的开学致辞都提到纠结专业是否实用已失去意义,完善人格与智慧储备的大学才是值得度过的。我不由想起马克斯·韦伯为青年学生作的著名演讲《以学术为业》。有些选择注定孤独,必须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自己头上去,只有极少数人做到“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忠于内心而活。或许最终所得未必被世人艳羡,无关世俗的“成功”,但那是让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成就独特的自我。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大家若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