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社会 » 社会教育新闻 »

“论文崇拜”下滋生众多怪像

“论文崇拜”下滋生众多怪像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6-8-18 09:48

高校

高校“论文崇拜”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论文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人学识与文化素养的代表,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更是职称晋升的“关键砝码”。许多学校重论文,而忽视教学实践,论文在学位获取、职称评定、项目申请,论文都是其中的“硬杠杠”。那么,“论文崇拜”滋生出哪些怪现象?

副教授被举报抄袭论文校方核实后解聘

在当今社会,老师若想晋升,除了提升自身实力,还需要发表一下学术成果,例如论文,所以老师们晋升也不容易呀。近日,一则举报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赵某抄袭论文的帖子,在网上引发关注。帖子作者称这名副教授抄袭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帖子作者还拿出从论文提纲、开题、初稿,一直到后期修改、邮件往来等论文写作过程的截图,证明论文是他的原创,并被赵某抄袭发表在《遵义师范学院学报》上。

有网友指出,赵某2013年2月以前的职称是讲师,在抄袭论文发表后不久,被聘为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针对网贴的质疑,遵义师范学院组成相关调查组,经过核查证实,赵某的论文与网络举报提供的论文资料确实属于同一篇论文,赵某存在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不端学术行为。学校对赵某作出处理决定:解聘其副教授职务;对该论文宣布撤稿,并登报声明注销;终止、撤销其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两年内取消其项目申请资格。

副教授因抄袭论文被解聘的事情引发网友讨论。一些网友表示,赵某其实是高校“论文崇拜”的受害者。如今,硕士、博士毕业,大学老师评职称,申请科研课题,临床医生评职称,都要看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如果发表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门儿都没有。”

“论文崇拜”下怪象丛生

“论文崇拜”下大量缺乏实践指导性的论文和脱离本职业务的“专家”层出不穷,出现了一系列怪象。

怪象一:老师不会讲课医生无心看病

武汉某三甲医院一名医生说,从现行的医生评价体系来看,论文数量、职称高低和临床水平并不相称。“有人开玩笑说,会看病的医生不会写论文,会写论文的医生不会看病,因为很多临床水平较高的医生,很难有精力搞科研发论文。没有核心期刊的论文,想评上高级职称几乎不可能。”

广东某科研机构负责人在10多年时间里,带领团队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的开发,但是由于缺少论文,职称一直没评上。这位负责人说:“我现在副教授已经有5年多时间,按道理已经可以评教授了,但是我的论文肯定不够,论文是最硬的杠杠。”

怪象二:代写代发成产业论文造假成中介牟利工具

由于对论文的追求,一些代写代发的学术造假中介机构孕育而生。在百度上输入“发表论文”,可搜索到多家论文中介网站,在网站介绍中就有“先发表,后付款”“全程保密,绝无雷同”“全程负责,发表快”等字样。

记者以需要发表论文为由与其中一家进行联系,网站工作人员称,可以提供代写代发的全程服务,论文由高校专业老师代写。“16000元的价格,按进度分期付款,确保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网友指出,论文代写、盗用和抄袭等学术造假行为的背后是职称评定、升职加薪、升学毕业等切实利益。

怪象三:大量垃圾论文成果转化率低

“为了完成论文指标,有些人就追热点,今天纳米热就写纳米的文章,明天石墨烯热了就写石墨烯的文章,或者在研究未成熟的时候就忙于出论文。”一位从事某专业领域研究20多年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称,在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下,甚至是一项成果拆成几篇发,造就了大量垃圾论文;有的搞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不着眼于成果如何转化应用,而是考虑怎么才能多发论文。

网友“刘天放”说,凑数的论文就是一种科研浪费。科研“大跃进”除了制造出无数垃圾论文,还有什么价值?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一些高校也开始探索破除“论文崇拜”。复旦大学从去年开始,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代表性成果职称评价机制”,80后青年教师吴燕华因为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在申报副教授职称时,获得了院学术委员会、校学术评议专家组高票通过,成为这一制度的首位受益者。

多位受访人士指出,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论文也是衡量职业素养的一个指标,如果与其它因素加在一起综合考量,还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只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论文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需要包含实践成果、专业评价等更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大家若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