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线下产业开始走入线上,供应链金融就是应时而生的一种,所谓供应链金融,则是让其中的核心企业,从上下游中挑选出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基于交易中产生的应收账款等资产为拟融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由此来解决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
浙江的一商户就体验了一把供应链金融给他带来的利好。此商户在一家平台上每年发布的新产品能有20个,远高于其他同行的6个,产品的点击率也是同行的5倍多。平台认为,老赵的企业有更高的研发能力。因此此前将他拒绝的一家银行,不仅答应给他授信,额度还从20万元增加到50万元,利息也更低。
供应链金融基于闭环的交易数据,成本低,风险控制手段明确。随着C端(客户端)市场需求的逐步发掘完毕,互联网企业也越来越觊觎B端(企业端)市场。
目前互联网的力量,正在加速“改造”供应链金融,并逐步形成“三路大军”。除了上述专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前端筛选的模式,此外还有自设立小贷公司的模式,更有部分具备传统产业背景的P2P平台,利用“独门秘笈”,走上一条“非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之路。
腾讯持股的华南城投资马可波罗,这是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采购搜索服务B2B平台,虽然还不为大众所知,但是其釆购流量及招标量位列全国前三,而且还在釆购交易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融资、贷款、保理等一系列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网上传闻,听到这则消息,当时正在美国路演的马云“皱了皱眉头”。
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天生便是这一类核心企业。他们掌握销售渠道、掌握数据、掌握可抵押的资产(网店),例如有着自营业务的京东、唯品会掌握着供货商长达数月的账期,阿里则有关停网络店铺或网络账号的权利。他们有着强大的话语权。
电商平台利用自己核心资源——交易支付数据以及物流数据等,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判断。阿里小贷人士透露,他们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模型,包括反欺诈模型、财务状况模型以及虚假交易的判断模型等等。这些底层和前沿的大数据模型,不仅有助于贷前判断资质,也能在贷中通过监控贷款用户的现金流及经营情况及时发现风险,并且推断出其生命周期,为其提供成长建议。
以上内容是关于互联网全面开启供应链金融之路的介绍,更多关于金融的热点资讯,请考生密切关注唯学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为考生发布金融政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