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学国学?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价值如何?
一、培德
经典是可以移动的祖国。
幼儿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活动,可以从小汲取经典中的营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二、开智
启蒙教育,启迪智慧,开发记忆,提升听说读写及多方面的能力,扩充知识储备,为学前及小学的细分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阅读习惯的培养、快乐学习的养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尤为突出。
三、文明习惯
幼儿礼仪,在乎点滴、生活及日常。
尊师孝亲,谦虚礼貌,彰显文明气质,培养感恩之心,有利于幼儿生活独立能力的培养。
四、健体
经典诵读、国学游戏、幼儿中医……
可以有效健康幼儿体魄,提高肺活量,磨砺意志,促进身体各器官和谐发育及发展。
五、美育
中国元素、中国艺术,彰显国学之美。
大美无言,修养气质,形神兼备,知情意行相统一,形成中华审美风范。
01
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部世界。其中耳根最利。也就是外部声音信息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年龄越小,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大,婴儿如同白纸,好的信息先入为主,不好的信息也是先入为主。
一个人从胎儿当中,三个月到五个月就有听觉。那个时候就可以有音乐和经典教育了,这就是经常提到的胎教。
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多给孩子听古典音乐,因为经典的美妙旋律会很好的促进孩子的右脑发育处。对孩子的记忆力、良好的习惯以及情绪的自我控制都会有非常大的作用。这个道理在全世界已经是公认的了。这个课题在医学、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各学术界都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
这个黄金时间段,错过了就错过了。无法弥补。
音乐对0-13岁的孩子影响是巨大的,而好的音乐一定是具有内涵的音乐,与自然相应的音乐。假如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音乐。很简单,那就选择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就是经典之作,符合人性,不会随着时间而流失。中国有古典音乐,西方也有古典音乐,为什么它叫作古典呢?并不是因为它时代很古。时代很古,只是古董而不是古典。所以不会选取音乐的人,就选古典音乐。
给孩子听儿歌不如听经典诵读音频,这些经典不需要理解,潜移默化的浸润孩子,先入为主的是国学五千年的智慧。
02
0岁到3岁,人的听觉神经,发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所以3岁之内,要听世界有名的音乐和经典诵读。这会深入到他心灵深处,幼儿学的东西,会影响他一辈子。好象深入到骨髓一样,一辈子洗刷不掉。学好的东西就有好的后果。你如果让他去学这些靡靡之音,暴戾之气,到18岁就发作给你看!
糊涂的父母喜欢给孩子听靡靡之音。
智慧的父母会给孩子听古典之音。
给孩子听音乐和经典可以无时不在。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或者在睡觉,统统可以听。因为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果你不播下这个好种子,就会播下坏种子!“三岁定一生”,是中国人的老话,西方人现在也这样讲。那个丹尼尔高曼,写EQ的人,他为什么要写E Q 这本书?因为他看到美国青少年的人欲横流,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他就考虑怎么的教育可以让一个青少年有优雅的性情。他终于从脑神经的发展原理,发现要在3岁之内教育孩子,音乐和经典是最简单的方法。
播放古典音乐,播放经典诵读。不要花你的时间,任何时刻都可以。一个婴儿的耳朵是非常灵敏的。世界上有多少种声音,他的心灵、他的脑神经就产生多少种应对的方法,越丰富的声音,越剌激他的头脑发展。这叫作耳聪,耳朵是聪明的。
03
如果孩子超过3岁,头脑神经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幼稚园3岁到6岁是一个阶段,幼稚园的老师,一定要天天在校园里,放优美的音乐经典。不要每次都放:“哥哥、爸爸真伟大;妈妈、姐姐多欢喜。”放了三年就完了。所以六岁之内很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超过了6岁呢,6岁到13岁剩下百分之十的机会。小学阶段务必注意,你下课时间就可以放好的音乐和经典。放古筝曲、古琴曲,放经典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要放流行歌呢?经典在学校可以放,在家也可以放。只要有条件就一定让孩子多听一些经典的东西。孩子13岁之内是非常重要的。
依照人类心理的发展,人类脑神经的发展超过13岁之后,我们那种直觉的能力就消失了。我们那种深度学习的习惯没有了,老天爷所给我们那强大摄取的力量,摄取的这个功能就收回去了。除非你自己再打开心门,再接受伟大心灵的呼唤,你才能跟它起共鸣。但是这种人是很少的。
教育是在重要的时期做对重要的事情!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来源: 果雪儿幼儿国学
以上是关于国学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国学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国学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国学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