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国学 » 国学教育新闻 »

那些不可忽视的国学文化之0~7岁该如何在家进行国学启蒙?

那些不可忽视的国学文化之0~7岁该如何在家进行国学启蒙?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3-31 16:33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那些不可忽视的国学文化之0~7岁该如何在家进行国学启蒙?

国学文化一直是我们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在国学启蒙中家长虽然也是一头雾水,但也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启蒙,于是给孩子准备了大量相关的书籍。

有一上来就让孩子背诵《千家诗》看《史记》的,还有让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的。

这样长久下来孩子学习的知识是不成体系的,在不恰当的年纪学了太深奥的知识,可能更不便于理解参悟。

因为效果不好,家长自身可能也会产生疑问,让孩子这时候看这些书对不对?这样的书是不是会对未来有帮助。

其实,国学是系统化的学术科目,想要做好启蒙、学好国学,家长要清楚什么是国学,什么是蒙学,结合孩子的生长规律进行学习和启蒙,才能称得上是学好国学。

国学到底有多深奥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

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国学的传承经历了悠久的历史积淀,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着重点和演变,下面我们先来看下国学的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时期:国学主要指“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知识。

南北朝时期:开始把典籍按学科分类,玄史文儒四学。

唐代时期:“经史子集”学习体系成型,此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等,包括现在我们的教授都是沿用这四部分分类标准。

清代时期:受朱熹、王阳明影响,缩减为:义理、考证、文章。

民国时期:受西学影响,梁启超、胡适等大家尝试用西学分类方法重新构建中国古代文明,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政史等。

面对如此复杂繁多的国学知识,又有如此多的分类,对于不同时期的孩子又该怎样学才科学?

一张思维导图

顺利完成国学教育

要想带着孩子摸透国学,单纯学会一种礼仪、看一本书是完全不够的。

这时候需要祖先流传至今的智慧,以他们精心打磨过后的学术系统作为孩子的学习指南,找准学习方向,分阶段的带着孩子学习。

而这四个部分的铺设并不是全无道理的,这样安排在于使一个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有不同的提升最终成为更好的人。

它们各自的意义分别是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所以,每个时期孩子看的书都要有计划、条理,比如:儒家经典就特别适合在人看完后,感悟一些德行上的智慧,所以自然也不适合小龄段的孩子去读。

而类似《史记》这样的史书,又相对枯燥难读,读不懂也就无法理解,自然也就不适合小龄段的孩子学习。

适合小龄段学习的时期主要集中在集部和子部,其中集部指诗词歌赋及其评论,主要针对0~3岁幼儿期的启蒙学习,在诗歌优美的韵律当中陶冶他们的心性。

而子部则是指意识形态开放活跃,百家争鸣,大量中华传统哲学思想蕴含其中。

主要针对3~13岁童蒙时期的孩子,着重在用百家圣贤的智慧,端正孩子的心性及行为,培养他们的正心正德正见正行。

那么,童蒙时期的孩子该怎样国学启蒙,接下来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建议。

童蒙时期应该这样启蒙

虽然现在的孩子身体都已经达到童蒙时期,但是在蒙学方面他们都还停留在幼儿时期。

在古代孩子从很小就已经开始饱读诗书、开蒙养性,现在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所以在家长进行国学启蒙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从基础的集部入手,以“诗词文学”+“知识典故”为主,“传统文化常识”为辅培养孩子的心性和知识基础。

所以,比如在给孩子讲《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名人名事的绘本、二十四节气的绘本。

互为辅助的讲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更便于孩子的理解,同时还能延展孩子知识的视野。

孩子心性稍稍养成了,能真正坐住板凳了,再融入诸子百家的智慧养正,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作品。

比如《道德经》、《论语》等,家长一边讲最好也结合着故事绘本带入,更便于孩子理解体悟学习。

虽然国学看起来有复杂的体系、繁多的知识,但是当我们用先人的智慧去培养孩子时,能为孩子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成长,对于他们个人思想和生活层面或许也大有益处。

未来不管是应对考试,还是为人处事、生活的智慧,孩子也可能比同龄人更轻松一些。

来源: 蓝莓果教育

以上是关于国学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国学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国学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国学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