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国学 » 诸子思想专题

国学之论先秦诸子的学术阶梯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学就逐渐复兴起来,各个大学相继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国学室、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人民大学的国学院和国学系等。到了近年,国学热潮更是从高等学府席卷至普通大众,将低龄孩子送去国学培训班学习的家庭不在少数。那么国学是不是只能通过国学培训班来学呢?并非如此,成年人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国学经典著作来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有鉴于国学经典著作众多,且篇幅极长,唯学网特别将部分国学理论予以精简,方便网友阅读。本文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先秦诸子的学术阶梯。

在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有一个学术阶梯。最早提出“学术阶梯”思想的是老子。《老子·德经·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就列出了一个学术阶梯,这个阶梯自上而下依次是:道、德、仁、义、礼。其中道和德是相近的概念,是道家所主张的。仁和义是相近的概念,是儒家所主张的。礼就是礼的制度,礼制和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儒家强调作礼,到了法家就强调为法。所以老子所提出的这个学术阶梯,又可以列作:道德――仁义――礼法,或列作:道家――儒家――法家。学术阶梯的思想还见于《文子》,文子是黄老道德一派中的人物,后人认为他是老子的弟子。《文子·下德》中说:“仁义礼乐者,所以救败也,非通治之道也。”这就是认为,儒家的仁义礼乐是在道家的道德之下的一个阶梯上的。《文子·上义》篇又说:“治之本仁义也,其末法度也。”这就是说,法家的法度又在儒家的仁义之下。

学术阶梯的第一个特点,是它表明了诸子学说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中,既有理想的因素,又有实践的因素。诸子学说的产生过程,也就是人们对理想的修正和在社会政治实践中更趋近现实的过程。在先秦诸子的学术阶梯中,“道德”的理想性最强,“仁义”在其次。法家的实践性最强,儒家在其次。越是在阶梯的上层,理想性越强,而实践性越弱。说来很美妙的,却较少具有现实可行性;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听来却并不美妙。

如需获得更多国学相关资讯,如国学资讯、国学人物、国学书苑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行业培训栏目国学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