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所以称为“大寒”。如今“大寒”刚过,马上就要新的一年了,为了给大家普及国学知识,今天小编借中国古诗为大家介绍一下腊月。在此小编希望中国国学精髓不在我们这一代丢失。
《和仲蒙夜坐》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大寒吟》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两诗都写及大寒之严寒。
大寒节气时,腊月已下来一半,后一半时间里,浓浓的年味开始弥漫,民谚云:“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欢喜。”这期间民间风俗有送灶节和除夕。
送灶就是要送灶王爷,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谓“过小年”。
《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除夕即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这个时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大年三十”。这天风俗很多,贴春联、吃年饭、守岁、放爆竹、祭祖、给孩子压岁钱等等。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除夜》也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无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除夜》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大寒确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大寒后十五天,便是立春时节,意味着春天到来。张耒的“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的诗句,透露出雪消春回的情致;欧阳修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的妙笔,则写出了冬春交替的微妙之处。
以上是对国学常识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学常识的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国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