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类别:
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院校名师
 院校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 孙秀莲  孙秀莲,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主管牡丹园分园常务工作,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研究生毕业。1984年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任教师、班长、年级组长,2001年至200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本部保教主任。2004调往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牡丹园分园。任《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等书的编委,擅长幼儿美术、音乐教育,曾远赴英国、香港、南京等地进修学习。 
 孙秀莲,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主管牡丹园分园常务工作,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研究生毕业。1984年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任教师、班长、年级组长,2001年至200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本部保教主任。2004调往北京师..
北京师范大学 黄珊  黄珊,基础教育研究员,现任北师大实验小学与实验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实验幼儿园总园长、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生兼职导师,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1994、2007年北京市骨干教师,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1991至2005年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冯晓霞教授主持的 “幼儿和谐发展教育实验”、庞丽娟教授承担的国家课题“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刘焱教授指导的“幼儿表演游戏”、教育部 “做中学”项目。  2006年起,担任十二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于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幼儿园图书阅读活动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幼儿园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国家发改委项目“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应用系统”观摩课研发、“小学生入学准备与适应指导研究”等课题负责人。任《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北师大出版社)和《幼儿爱吃的饭菜》(华师大出版社)主编,《入学早知道》(北师大出版社)副主编,《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和《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北师大出版社)等书编委,发表及获奖论文三十余篇。多次远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地交流学习,近年来在园所文化建设、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颇有建树。
 黄珊,基础教育研究员,现任北师大实验小学与实验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实验幼儿园总园长、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生兼职导师,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1994、2007年北京市骨干教师,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1991至2005年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冯晓霞教授主持的 “幼儿和谐发..
复旦大学 朱天红 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复旦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杨浦区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主要成果:编写《高考入门题苑》(政治分册),两次获杨浦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教育》、《当代教学》、《新闻晚报》、《新民晚报》、《悟思想政治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在上海市、区各类大奖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并录制了有关教学录像。本人申请的多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被市、区批准立项。
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复旦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杨浦区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主要成果:编写《高考入门题苑》(政治分册),两次获杨浦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教育》、《当代教学》、《新闻晚报》、《新民晚报》、《悟思想政治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在上海市、..
复旦大学 黄玉峰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理事。  主要成果:主编《读书做人》等  刊物。编著《阿爸教做人》、《阿爸教读书》、《阿爸教现代科技》、《诗情画意》、《东方情商》、《六朝山水诗》、《高中语文怎样学》、《黄玉峰重批高考满分作文》、《高考美文》、《高考奇文》、《高考稳文》、《说李白》、《说杜甫》、《说苏轼》等十余种读物,参与《二十世纪文学大典》的编撰工作。在上海教育电视台策划并撰写《诗情画意》节目,达五百期。目前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节目的主讲人之一。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理事。  主要成果:主编《读书做人》等  刊物。编著《阿爸教做人》、《阿爸教读书》、《阿爸教现代科技》、《诗情画意》、《东方情商》、《六朝山水诗》、《高中语文怎样学》、《黄玉..
复旦大学 黄荣华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浦区第七批“拔尖人才”,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高中语文指导教师。  主要成果:专著《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穿行在汉字中》;主编《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18种);编著《高中语文学习导引》、《新语文写作》;编注《朝花夕拾》、《寂寞圣哲》、《怅望千秋》(合)、《遥远的村庄》等文学、文化读本4种;发表《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素是生命体验》、《文学解读的三重障碍》、《中学语文:不能拒绝现代主义》等教育论文30余篇,近20万字;参与审查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基础型课程教材及教参;参与编写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拓展型课程教材;参与修订上海二期课改中小学古诗文必读及必背篇目;参与“两纲”教育的理论研究及教学示范;完成市级、区级课题3个,获杨浦区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浦区第七批“拔尖人才”,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高中语文指导教师。  主要成果:专著《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穿行在汉字中》;主编《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18种);编著《高中语文学习导引》、《新语文写作》;编注《朝花夕拾..
复旦大学 方培君  方培君,中共党员,上海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1982年10月从事教育工作至今。曾担任复兴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现为复旦附中副校长。  在专业领域,她于2002年被评为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担任上海市教育学会思想政治课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为华师大特聘教授、上海市第二批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  她负责教育部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增强学生思想政治信念的实践研究”,还负责和参与了近10项市区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她在各类市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和文章有10多篇。 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虹口区首批十大领军人才。 
 方培君,中共党员,上海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1982年10月从事教育工作至今。曾担任复兴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现为复旦附中副校长。  在专业领域,她于2002年被评为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担任上海市教育学会思想政治课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为华师大特聘教授、上海市第二批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  她负责..
复旦大学 张雪明 教育格言:“美是真理的光辉!”最得意的作品:每一节课教育信念:追求美教育方法:因适切而变化教育期待:回归本真教育成果:上海市特级教师 江苏省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公费生兼职导师坚持以个性化、过程化、常识化、本质化为教学原则,致力于课程与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曾分别主持区、市级课题研究多项,获得市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10余项,在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述各种书籍40余册 
教育格言:“美是真理的光辉!”最得意的作品:每一节课教育信念:追求美教育方法:因适切而变化教育期待:回归本真教育成果:上海市特级教师 江苏省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公费生兼职导师坚持以个性化、过程化、常识化、本质化为教学原则,致力于课程与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曾分别主持区、市..
复旦大学 杨士军  1992年从教, 2011年9月荣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  曾获:市园丁奖,市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区学科带头人,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首届“杨浦青年创新奖”等荣誉。2000-2001年参加中学地理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5年3月入选市普教系统首批名师培养对象。近年来,义务指导20多个学生科创项目获奖。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15项并有获奖,主(参)编书籍40本,已发表专业论文逾80篇。2009年至今已连续3次被聘为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实践活动)专家评委;目前受聘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硕士生导师、安徽师大地理教育硕士生导师等。教育信念:教,然后知不足。教育期待:但愿复旦附中的毕业生是心智自由、有坚定信念和追求卓越的人。 
 1992年从教, 2011年9月荣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  曾获:市园丁奖,市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区学科带头人,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首届“杨浦青年创新奖”等荣誉。2000-2001年参加中学地理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5年3月入选市普教系统首批名..
复旦大学 吴强  1981年8月起参加教育工作;物理专业;2011年9月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参加全国教材的教学设计和上海市劳技课本、中专课本编写工作。著有《单片机应用与开发(入门)》等;正式出版10多册。在《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参加3项全国科研课题研究;主持我校子课题研究,获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列为“十二五”全国重点推广项目。指导学生创新研究76项,获国内外奖300多项。9人获保送,10多人进入国际顶尖名校。获教育部“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科教创新”一等奖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导师奖等40多项。是杨浦区教育系统优秀专业人才、学科带头人,近年来面向全国、市区开设公开课10多节。兼任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复旦大学硕导;选入市、区高、中级职称评审及市教委装备部专家库。教育信念:用技术引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期待: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 
 1981年8月起参加教育工作;物理专业;2011年9月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参加全国教材的教学设计和上海市劳技课本、中专课本编写工作。著有《单片机应用与开发(入门)》等;正式出版10多册。在《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参加3项全国科研课题研究;主持我校子课题研究,获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