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年轻夫妇有一只金毛狗,他们去宠物医院找到了医生,说:“这狗有一毛病老咬人,能不能给不能给我们训练一下。”
医生问:“狗多大了?”
夫妇回答:“两岁了。”
医生说:“领回去吧,晚了,8个月前就得训练。”
在狗小的时候第一次张嘴咬人的时候,就弹它鼻头,你只要弹疼它,它就知道不能咬人了,所以一定要在8个月之前,再大了养成毛病就不好管教了。
不光是狗,小孩也是一样的。
那么,在6岁之前要管什么呢?
其实,在6岁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就接受“不”。
如果一个三四岁的小孩闹,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坚决说不可以,那么这个小孩还能怎么闹,大不了在地上打滚,但是等到他14岁了,和他说不能给你钱了,不能让你去网吧了,那这个孩子肯定还会闹:比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
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个12岁的男孩就因为母亲骂了他,他就服毒自杀了。
为什么这么大的小孩就知道自杀呢,因为在他眼里他觉得父母的爱是没有限制的,他知道父母爱他,所以用父母的爱去威胁他们,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错误信息,爱是没有限制的。
因此,是对孩子最早的一个训练是在6岁之前。
小孩子小的时候他无助,所有的感受都通过哭来表达,,哭声代表了他的一些痛苦,但是到了三岁之后就不是了。三到五岁的孩子哭就是目的性,他不是痛苦,所以这个时候就要 开始训练他。
那么如何训练呢?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想要小汽车,家里有无数了还是想要买,在商店里哭闹起来,不买不肯走。那么,就可以开始对他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
把他抱回家,不要打也不要骂,任他去哭不要管。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比如卧室里,开始一对一训练。划重点:必须是一对一,不管是爷爷奶奶谁说都不要管,一个人管就够了。
这个过程有四个不要
第一不要骂
第二不要打
第三不要说教
第四不要走开
等他哭到精疲力竭的时候,给孩子一点关爱,拿个毛巾给孩子擦擦脸表达你的态度,但是如果要还哭就接着哭,因为这种行为是没道理的,父母再心疼也不要让步。
这样,孩子就知道以后这样再闹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孩子越小越好管教。
同时,也要防止他们太过压抑,和他们表达,如果用正确的态度和合理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说这个玩具和家里的玩具有什么不一样呢,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兴许考虑可能会满足你的需求的。你看这样做一定的让步,鼓励他们跟父母交流,这里遵循三比一原则,比如三次要有一次会满足需求。让他们知道跟你交流是有用的。
知道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是很有效的话。第一,父母说不行的事孩子不闹了;第二,如果孩子真的坚持,他会主动跟你交流他的想法,那么孩子到了青春期,遇事会找父母商量,那么你们之间关系就好处了。
来源:网络
以上是关于婴幼儿教育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婴幼儿教育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婴幼儿教育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婴幼儿教育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