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学热”在我国越演越烈,不仅民间开设有大量国学培训班,各地中小学也引进了国学课本,各个大学也相继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那么国学到底指什么呢?国学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都有哪些人呢?在中国,“国学”则专指中国的学术文化。“大师”系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者的尊称,因此国学大师则是指其学问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但“国学大师”也不能光看其学问,还要看其道德,要看其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以此衡量,近现代的“国学大师” 当首推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和钱穆。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国学大师章太炎。
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章太炎于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要讲授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先后出版《国学概论》《国故论衡》;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章太炎在国学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他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他堪称首推“国学”之第一人,其国学著作主要有《国故论衡》《国学概论》(曹聚仁记录整理)等,另著有《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儒术新论》《订孔》等。而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正是以章太炎先生创办的“国学讲习所”为起点。
如需获得更多国学相关资讯,如国学资讯、国学人物、国学书苑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行业培训栏目国学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