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近百年的批判浪潮,渐渐被人们意识到文化的自我重要性。《中国的品格》就是通过楼宇烈先生八次精彩的演讲,以一个清晰脉络把整个中国文化串起来,并对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当下,主要进行汉语教育的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都受到热烈欢迎,美国《时代周刊》干脆把封面文章直接冠以中国崛起的标题,一切似乎都昭示着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中国的世纪。但是,在这些现象下有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那就是:当全世界都将目光对准我们时,我们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形象示人?
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在他的新作《中国的品格》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两字背后蕴涵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文化到底赋予了我们怎样的品格和与精神?面对世界时,我们该表现出怎样的风度?只有在对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自信、做人的自信。
这个观点在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之时可以说有些不合时宜。一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作为阻碍中国发展的绊脚石而受到无情的批判,现在虽然出现了一些“国学热”,但往往都是以一种闲暇时听听的评书或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的历史故事的形式出现,真正把传统文化当作对个人或国家至关重要的东西来严肃对待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传统真的就跟现代化相抵触吗?日本、韩国、新加坡与我们的文化相近,他们的现代化进行得迅速而彻底,但他们都没有否定自己的传统,相反,他们的主体意识还十分强烈,而我们中国人真的就能离得开自己的文化吗?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没有了这些千百年来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支撑,我们已经在经受着严重的精神危机,这个危机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
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呼吁上,而是用相当通俗的语言对中国文化做了一个精彩的概括性介绍。本书系由作者在北京读书人VIP俱乐部所做的八次讲演组成,第一讲是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强调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要树立中国文化主体意识。那么,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作者在第二讲就提出来,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中国文化从来不用神来决定人的命运,这是第一点。另外,我们绝不做物质的奴隶,这是第二点。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对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那么,在人文精神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又该如何去具体地学习中国文化呢?作者在第三讲中指出中国文化虽然典籍繁多,但是却是统之有序的,可以统贯到几部根源性的典籍中,我们只要搞清楚这几部著作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就能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这是从思想的角度上说,那么从历史的角度上说呢,中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好比是一个鼎的三个脚,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支撑起中国文化这个大鼎。所以作者接下来分别讲了儒家与中国文化,道家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三讲。
最后,中国文化的精神具体落实到实践上,在哪些方面最有代表性?作者认为就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中医,在作者看来,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中国的中医,最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它们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总实践。而且在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下,直接地去把握“道”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由艺入道还是很有可能的。所以第七讲和第八讲作者分别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中医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品格》就是通过这八讲以一个清晰的脉络把整个中国文化串了起来,并对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楼宇烈教授在北大哲学系任教近五十年,这本书传达了他多年思考和体悟到的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看法,用心良苦,值得珍惜。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关注唯学网。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培训平台,各种类型的教育资讯应有尽有,是您独一无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