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国学 » 国学教育新闻 »

国学时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国学时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7-8 15:43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国学时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自《道德经·八十一章》

【释义】

真实可信的话并不美丽,美丽的言语也未必可信。善良的人不机巧,机巧的人也不会善良。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去卖弄自己的学识,卖弄自己才学的人,也未必就有真正的智慧。

【延伸】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一些动听漂亮的话。真正有修养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埋头做事,没有过多的言语去夸大和粉饰,也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的赞许。与此相反,那些重言谈而少行动的人,只会在高谈阔论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好于空谈而终究一事无成。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只有贡献施与,不和人家争夺。

其中,言为心声。故先辈们十分重视慎言。修真人应知,危莫危于多言,祸莫大于言人非。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所以要特别注意把握住言语关。管住嘴就是管住心。涉世做人,以慎言为先。静时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平时要真诚待人,口不妄言。言时以简要真切为第一,无长言,无累言,戒尽言。喜时,忌轻言失信;怒时,忌恶言失体。言到快意时须打住,事到快意处须转弯。人多时守口,独坐时防心。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修道者宜悟而行之。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根据《史记》的记载,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来源:深度播报

以上是关于国学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国学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国学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国学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