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
1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一种物流形态。它根据合同或契约的规定,为需求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因其组织经营方式的落后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数量日益庞大的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生产、流通、销售、最终被被消费掉,导致了物流活动日益繁复,物流成本日益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性的竞争环境,企业必然要凝聚其核心竞争力,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物流成本,于是更多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业务,而“第三方物流”也就应运而生了。
1.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关系契约化:合约或契约是3PL用来来确立物流集成商与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有效管理依据。物流经营者根据契约需要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物流服务,并根据合约来规范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的行为。在该合约中还明确规定了包括3PL、物流服务提供商以及需求商在内各方面利益和权责关系。
(2)服务个性化:第三方物流通过“定制式服务”策略,尽力满足各物流需求商在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物流时间、结账方式等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并为其提供针对性和个性化程度较强的物流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由于市场需求的千差万别,3PL经营者便需要不断增强其物流服务柔性提供特征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增强市场竞争和自身资源能力来确立核心业务,,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3)功能专业化:3PL企业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需要具有相当强的专业化程度。在其为客户提供流程设计、操作规划、技术应用、设施整顿等物流服务过程中,3PL必须以其专业化来获取客户对它的忠诚度,这是第三方物流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4)管理系统化:3PL应当具有系统的物流服务功能,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管理系统以满足运行和发展的要求。3PL要以服务现代化和一体化为前提,向客户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套物流服务和个性化物流服务。
(5)信息技术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3PL物流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第三方物流管理的软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是现代3PL企业的发展基础。信息技术的普及能够时间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物流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进程。在现代物流服务中,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效益。
1.3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虽然3PL的前景乐观,近几年的3PL以每年增长16%~25%的速度快速发展发展,但是,我国现存的3PL企业基本上是以旧有物资的流通企业为主体。这些企业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多数3PL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制度。
(2)经营意识和经营作风与市场要求相去甚远。
(3)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强。
(4)规模较小、服务单一,综合化程度较低。
(5)利用现代技术程度较低。外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一些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3PL企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入物流领域,威胁着中小3PL企业的发展。
(6)大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未达到需求水平。
第一,停留在单点应用第一阶段的企业大越占物流企业总数的75%。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型以下规模的企业。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没有高效率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多数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很难接受。
第二,部分信息化基础较扎实的物流企业已着手规划其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整合优化。而现阶段企业采取优化的着力点往往集中于效能优化最为突出的环节,比如仓储建设、运输控制和单证管理等等局部。这是由于想要降低成本、加快周转等经济上的压力,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程度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一般只有个别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仅占物流行业企业总数的20%,很难互联互通,实现一体化。目前,着手整合各公司孤立物流系统,建立系统化综合物流管理平台的企业仍凤毛麟角。
第三,因为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从过去的储运企业转型的,至今仍未确立其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发展的基础。而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3PL快速响应能力以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很多3PL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