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系列13:如何认同孩子
先看一个例子,2003年12月23日,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同时通过外交部网站“中国外交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最高在线人数达4万人。有网友调侃李部长说,如果别人说你长相不敢恭维,你怎么想?李肇星说,我的母亲不会同意这种看法。她是一位山东农村的普通女性,曾给八路军做过鞋。她对我的长相感到自豪。试想一下,在李部长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当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认同起了多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孩子全世界都认同他,可唯独自己的爸爸妈妈却不认同他,他内心是多么的自卑委屈和无助;而就算全世界不认同他,而他的爸爸妈妈坚定的认同他,他也会找到重生的力量。
家长最不能做的就是打击孩子的信心,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强调他做什么都不行。反思我们现在的家长教育,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好的结果,可是我们家长又不断的去否定指责打击我们的孩子,孩子出现了所有的问题,都跟家长喜欢批评否定打击孩子有关,否定孩子成为家长教育孩子最大的绊脚石。孩子能不能被改变,当然能被改变。但是孩子的改变不是指出孩子的错误他就会改变,也不是批评否定打击我们的孩子他就会改变,更不是我们强迫孩子改变他就会改变。想要孩子改变,我们首先得考虑孩子的情绪,考虑孩子的感受,照顾到孩子的面子,通情才会达理,情感通畅,情绪流淌才会能够真正带来改变。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要看到并满足孩子的心理、精神和情感的需求。而人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被认同。
任何孩子只有在被认同、被接纳、被肯定、被欣赏的情况之下,他才有可能变得更好。孩子的自信心、价值感、自我接纳、内在的力量感都来自于从小在成长过程当中,自己的爸爸妈妈接纳、允许、认同、尊重、肯定与相信。认同不是简单的赞扬、表扬和鼓励,认同代表对孩子人的接纳,这和孩子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习惯性的批评否定指责孩子,却还期待孩子有积极的正面的改变,这是亲子教育最大的误区。要想教育成功,家长就要把否定、抱怨、指责孩子的这种习惯变成认同、相信、肯定孩子的本能,认同孩子的性别,认同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选择,认同孩子的观点,认同孩子的结果,等等。
如何正确认同孩子?几点分享:
第一,要学会认同孩子的观点。让孩子表达他的观点,表达他的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认知的时候,我们可以表达出我们对他的认同,有了认同,孩子才愿意继续给你互动和沟通下去,孩子才有说下去的欲望和动力。所以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开口就要学会认同孩子,你说的对,这个观点不错,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真是个很好的点子,我非常理解你的意思,我认同你的观点,我同意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妈妈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你帮妈妈解决了大的问题。就算孩子表达的观点有明显的错误,我们不要急于去否定他儿子,你说的很有道理,你能不能跟我们讲讲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样比直接否定的效果会更好。或者说,儿子您站在你的角度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你看妈妈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这样理解你看有没有道理?我们先要学会认同他,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孩子自己学会分辨。
第二,要学会认同孩子的结果。当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不要急着批评孩子,因为批评不会带来任何的改变和价值,没有任何意义。批评只是释放了家长的愤怒和恐惧,只会让孩子更加的自我保护和逃避。要保护孩子的内心,保护孩子的尊严,保护孩子的自知之明,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孩子做错了,孩子结果不好,其实他自己是知道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主动揭穿,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留一点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给孩子一点时间自己去让孩子自己改变。所以当孩子事情做砸的时候,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事情已经这样了,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子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记住下次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很明显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你疏忽了,对不对?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就不要放在心上,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寻找原因,我知道你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就算这次失败了,妈妈依然对你有信心,等等。你会发现这些话术,这些沟通,那么都会让孩子内心更加的安定,更加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任何结果都是暂时的,而对孩子人的接纳,对孩子的信任,对孩子的相信却是永恒的,因为暂时的结果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永远不要因为短暂的失败或者暂时的结果不好,对孩子失去信心,或者因为短暂的失败或者暂时的结果不好,去打压、指责我们的孩子。
第三,要学会认同孩子的性别。性别认同是内在价值感重要的组成部分,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教育最本质的目的和存在。但是一个孩子的性别从小被父母怀疑、否定、不认同、嫌弃,或者是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有偏见,孩子就不会自我的去接纳自我的性别,这就是性别认同障碍。第一不接纳自我的性别,第二对异性有否定,对异性有偏见有攻击,等等。男孩女性化或者女孩男性化,都是对自然规律的违背,我们可以拥有异性身上的优秀人格和特质,但不代表我们要否定自我的性别,也不代表我们要变成异性。
性别认同有几个核心,第一条就是确认孩子的性别,你就是一个好女孩,你就是一个男子汉等。不要动不动就说一些否定孩子性别的话,你还像个男孩吗?你一天就知道哭,像个女孩子似的,丢不丢人。男孩不哭的。一个女孩子家老是大大咧咧的,像个男孩子似的。第二条不要有性别歧视。还有很多的家长很重男轻女,当然也有少量的家长讨厌男孩喜欢女孩的。第三条接纳自我性别。很多家长做不到接纳自我的性别,于是我们就会把这种对自我性别的否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第四条认同自己的伴侣。家长对孩子性别不认同的背后,其实潜意识上对性别是有偏见的,而一个对性别有偏见的伴侣,他也没有办法认同自己的伴侣。只有当自己的父母双方相互充分认同的时候,那么孩子对自我心理的认同,对自我的认同,对自我的接纳以及对异性的态度和认知,才不会有偏见,才能真正认同和欣赏男人、女人。
认同孩子说到底考验的是家长自我认同的能力,考验的是家长对待世界万物的态度,考验的是家长能否看清事物背后的真相。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去自我接纳,当我们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存在,当我们允许别人有缺点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对方的缺点我们不改变,我们反而觉得很美好的时候,当我们内心充满着美好和感恩的时候,认同孩子认同老公就会变得叫无招胜有招了。
认同别人是一种人格,而不是方法和话术。一个挑剔外界的家长培养不出接纳世间万物的孩子,一个骨子里很自卑的家长用各种花言巧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一个充满担心悲观恐惧和负面的家长培养不出积极向上乐观的孩子,一个从小被否定被指责被打压的家长他也没有办法发自内心的去认同欣赏肯定自己的孩子。所以,教育孩子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成长。
内容来源:高维看人生
以上是关于亲子教育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亲子教育信息,第一时间了解亲子教育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亲子教育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