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系列23:培养和激发孩子健康的学习动机
动机就是做一件事情的发心、初心,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什么,这往往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因为一旦动机不正确,事情就失去意义。比如说同样是当班长,有人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有人当班长是为了服务于大家。动机不一样导致行为不一样,进而导致结果不一样,未来的人生会完全不一样。
百度百科说,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那么,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每个孩子都应该明白,学习是每个孩子自己的事。任何孩子都不能因为害怕,不能因为讨好,不能因为获得某人的喜欢,也不能因为获得奖励而去学习。每个孩子都得明白,在任何的情况下,孩子都得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不是为了讨好老师,也不是为了得到表扬,而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为我们自己而学。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和激发孩子健康的学习动机呢?下面分享四条:
第一条,家长要懂得正确地赞美自己的孩子。
孩子取得好的结果好的成绩,很多家长喜欢赞美孩子说,你很聪明,你很了不起,这会导致孩子盲目自大和膨胀。孩子有好的结果,不只是靠聪明,更多靠的是态度,靠的是努力。如果我们只表扬孩子聪明,等于否定了孩子的努力和态度。聪明是不可控的,但是努力和态度是可控的,我们要不断地去培养孩子能够去掌控自己人生方向。同时,孩子结果好就赞美儿子,说你真棒,就代表我们对孩子的认同是有前提条件的,可能激发了孩子无法面对失败的深层次恐惧。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我们随时随地认同孩子,爱孩子成为一种本能,成为一种习惯。认同孩子的努力,认同孩子的态度,认同孩子的人格,认同孩子的动机,认同孩子的想法,认同孩子的创意,认同孩子的心态,认同孩子的付出。
第二条,对于孩子学习,家长不能用物质奖励或金钱诱惑。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责任而学,而是为了获得金钱、获得物质而学,就代表这个孩子从小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长大之后他更加难以能抵抗住社会对他的各种诱惑。所以家长不能主动去诱惑孩子,比如考多少分就给多少钱的奖励什么的;还要主动拒绝孩子的条件要求,比如说孩子说要是考多少分要给我买什么。
家长要告诉孩子,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都要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过去爸爸妈妈用错误的方式诱导了你好好学习,是为了验证一下你有没有学好的能力,而事实证明你非常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从今天开始,要把学习的责任放手给你,因为你是一个有能力处理好自己学习的孩子,从今以后,你获得好的结果,获得好的成绩,爸爸妈妈都会为你感到高兴,爸爸妈妈都会祝贺你,但不会为此而和你用物质或者是金钱交换,因为你是一个懂得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孩子。
如果孩子每次考试都要给你主动提出各种条件,我考多少分你给我怎么怎么样。我们要大胆的告诉他,孩子,你能这么说、你能这么做,你能这么想,爸爸妈妈非常的欣慰,就代表着你有能力、更有实力,更愿意去做出好的结果。但是孩子你要明白,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要明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何况像你这样一个对自己如此负责任的孩子,你自己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记住,别人没有任何义务要为你为自己负责任的事情给你额外的奖赏。
爸爸妈妈买不买东西给你,跟你考多少分没有关系,是因为我们爱你,你也需要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买给你,和你的成绩没有关系。我们爱你,你需要某个东西,你考0分我们会买给你,你考100分我们也会买给你。同时你也应该明白,学习和爸爸妈妈给你买不买东西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买礼物给你,你要学,爸爸妈妈不买礼物给你,你也要学。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要温和、要友善,要情绪平和,要带着爱,要坚定有力,内在不要有任何恐惧,永远不要因为担心你说了这些话孩子就不学习了。孩子内心没你想象的那么脆弱,孩子也有能力分辨好坏,孩子也有能力知道什么事儿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我们所有对孩子的恐惧和担忧,以及对孩子的不信任,都是来自己安全感很低而已。
第三条,家长可以重新定义孩子的身份。
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责任,也肩负着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一份子的责任;我们不但要自我价值实现,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我们要让孩子成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综合体,完成孩子自我成才和民族使命感的统一。这样的孩子未来才会必成大器。
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重新定义孩子的身份。每个孩子都拥有两个身份,第一个属于家庭的属性身份,第二个属于社会属性身份。孩子只有社会属性身份回归的时候,才代表孩子回归自己的主位、自己的本位,这种孩子他才会有社会责任感。比如说龙的传人,民族的骄傲,炎黄的子孙,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栋梁,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这都是我们曾经被赋予的身份。这些社会属性的身份,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强化和确认。但是很多家长只会叫宝贝儿、可爱乖乖,这个名字而忽略孩子的社会属性身份,结果就是把公有财产搞成私人财产。孩子有一部分属于你,但他不是你的,他属于社会,属于国家,属于民族,属于自然,是天地万物之精灵。
一个人的身份来自于家长不断的重复的定义,这种重复定义下的身份,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除了孩子社会属性的身份,我们还要确认孩子学习方面的身份。你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在不断的去确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们就得不断的去确认他是一个拥有什么样的素质,或者拥有一个什么样态度的孩子。比如说,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你是一个自觉的孩子;你是一个迎难而上的孩子;你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孩子;你是一个态度积极的孩子;你是一个懂得责任感的孩子;你是一个即使没有人提醒你也自觉学习的孩子;你是一个考一百分不骄傲的孩子;你是一个没有考好,你也不会放弃的孩子;你是一个考好也不会瞧不起别人、别的同学的孩子等等。
这都是赋予孩子在学习上的某种态度和动机,赋予孩子在学习上的某种特质,当你不断的把他的身份赋予某种特质、某种素质、某种态度的时候,久而久之,他就是具备这种态度,这种素质,这种特制的孩子。
第四条,培养孩子不受外界影响的能力。
孩子容易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来自于其他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或者是在学校的各种行为。比如说孩子没有考好,你问他为什么,他说考80已经不错了呀,因为班级还有考60的。或者是一个孩子迟到被批评老师,你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那个谁昨天迟到为什么你不说他,老是针对我。还比如说他看到别的同学买了新手机、买了名牌,回家我也找爸爸妈妈要等等。
说,爸爸妈妈知道。你这么说,我知道你是害怕爸爸妈妈指责你,批评你,这背后是你希望得到爸爸*认同和爱。所以在这里我要郑重的告诉你,你以后永远不需要因为结果不好而恐惧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你也不要因为失败而恐惧或担忧爸爸妈妈认不认同你,爸爸妈妈爱跟你的成绩跟你的结果没有关系。因为你在爸爸妈妈心中,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超级负责任的孩子,别的孩子我不知道,但你是我生的,不但爸爸妈妈认为你是这样的孩子,并且你一直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你永远要记住,我们不但是这样的孩子,我们更要做的更好。我们要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所以你的行为就跟别人的行为没有关系。即使别人把事情做错,我们自己也要把事情做对。谁让我们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呢。
第二个来自于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以及老师对孩子的关系。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家长要成为师生关系的协调者,润滑剂。详细内容请参见本栏目《亲子教育系列4: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和协调者。
来源:高维看人生
以上是关于亲子教育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亲子教育信息,第一时间了解亲子教育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亲子教育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